正常情况下,排尿后膀胱内残留尿量应少于20毫升。
通过医学检测手段(如超声检查或导尿法)测定排尿后的膀胱残余尿量,20毫升是判断排尿功能是否正常的临界值。当残余尿量超过这一标准时,医学上称为残余尿量增多,这可能提示存在膀胱炎、膀胱结石等泌尿系统疾病。为明确诊断,医生通常会建议进行腹部超声、导尿测定或静脉尿路造影等检查。及时确诊和治疗对于防止病情进展至关重要,因为持续的残余尿量增多可能导致尿路感染加重或膀胱功能受损。
针对不同病因导致的残余尿量增多,治疗方案存在显著差异:
1. 若由膀胱炎引起,常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或阿莫西林进行抗感染治疗。
2. 对于膀胱结石,较小结石可定期观察,较大结石则需采用体外碎石、经尿道取石或开放手术等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