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肾素高血压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利尿剂(如托拉塞米片、氢氯噻嗪片)或钙离子拮抗剂(如硝苯地平片、尼群地平片等)进行降压治疗。
低肾素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与基因遗传、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及肾脏病变密切相关,临床常表现为腰背酸痛、头晕乏力、食欲下降等症状。这类高血压的本质是容量负荷型,其病理特征在于肾素活性偏低而非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因此常规抑制交感神经的降压药(如β受体阻滞剂或RAS抑制剂)往往疗效欠佳。治疗策略应优先选择能调节血容量的药物,通过利尿剂促进钠水排泄,或通过钙拮抗剂扩张外周血管,从而有效改善血流动力学异常。
综合管理低肾素高血压需采取以下双重措施:
1. 坚持低盐低脂饮食,限制高糖高脂摄入,戒烟酒并保持适度运动
2. 建立规律作息与积极心态,避免情绪波动对血压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