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炎和中耳炎虽然都属于耳部疾病,但在多个方面存在明显区别,如发病部位、病因、症状表现、检查方式。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准确判断病情,采取恰当的治疗措施。
1、发病部位:外耳道炎病变主要发生在外耳道,即从耳郭到鼓膜之间的通道。而中耳炎的发病部位在中耳,中耳包括鼓室、咽鼓管、鼓窦及乳突气房等结构,位于鼓膜内侧。
2、病因:外耳道炎的病因较为多样,常见的是外耳道皮肤损伤后,细菌、真菌等病原体侵入引发感染,如频繁挖耳、耳部进水等。此外,过敏反应、脂溢性皮炎等也可能导致外耳道炎。中耳炎则多由上呼吸道感染、鼻窦炎等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炎症通过咽鼓管蔓延至中耳。此外,咽鼓管功能障碍、鼓膜穿孔等也会增加中耳炎的发病风险。
3、症状表现:外耳道炎主要症状为外耳道疼痛,疼痛程度不一,严重时可影响咀嚼和张口。外耳道皮肤可出现红肿、渗液,有时会有瘙痒感。若病情严重,还可能出现听力下降,但一般程度较轻。中耳炎的症状以耳痛、听力下降、耳鸣、耳闷堵感为主,急性中耳炎发作时,耳痛较为剧烈,可伴有发热、畏寒等全身症状。慢性中耳炎可能会反复出现耳部流脓,严重影响听力。
4、检查方式:对于外耳道炎,通过耳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到外耳道皮肤的红肿、破损、分泌物等情况,必要时还会进行分泌物涂片检查,以明确病原体类型。中耳炎检查除耳镜外,还常需进行听力测试,评估听力受损程度,以及声导抗检查,了解中耳的功能状态。
如果出现耳部不适症状,如疼痛、听力下降等,不要自行判断是外耳道炎还是中耳炎,应及时就医。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耳部卫生,避免频繁挖耳,游泳、洗澡时防止耳部进水,积极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降低耳部疾病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