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便尿血不痛,通常不能自愈。尿血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症状,需要查明病因后给予相应的医疗干预,才能有助于疾病的恢复。
- 尿血可能由泌尿系统的疾病引发。如肾小球肾炎,这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由于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受损,红细胞渗出进入尿液,从而导致尿血。在患病过程中,肾脏内部的病理变化是持续存在的,如果不进行治疗,肾脏的损伤会逐渐加重,尿血症状不仅无法缓解,还可能引发水肿、高血压等一系列并发症,进一步危害身体健康。此外还有泌尿系统结石等疾病也可能导致尿血,结石在尿路中移动时,可能划破尿路黏膜,造成出血,即使当下没有疼痛感,但若结石不排出,尿路黏膜的破损就难以愈合,尿血就会反复出现。
- 另外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导致无痛尿血。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体内血小板数量减少,凝血功能出现障碍,轻微的碰撞、摩擦都可能导致身体各部位包括泌尿系统的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尿液中就会出现红细胞。若不针对血小板减少这一根本病因进行治疗,如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泼尼松等药物提升血小板数量、改善凝血机制,尿血症状也可能持续存在。
建议此类患者及时就医,遵医嘱完善尿常规、肾功能检查、B超等详细检查明确病因,然后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在此期间,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加重尿血症状,同时要注意休息、多饮水,多排尿,以减少血液在尿路中的凝结,避免形成血块堵塞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