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身体发热可能是生理期激素变化引起的,但也可能预示着存在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内分泌失调等问题。若怀疑是疾病因素引起的发热,应及时前往内科或相应专科就诊,配合医生检查诊断。
一、非疾病因素:
在女性生理期,体内雌激素、孕激素水平波动明显。排卵后,孕激素分泌增加,其能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基础体温升高0.3-0.5℃,一般持续到月经来潮前,身体会微微发热,这属于正常生理现象,通常不会伴有其他严重不适,无需特殊处理。
二、疾病因素:
1、感染性疾病:如盆腔炎,细菌等病原体侵袭盆腔内组织,引发炎症反应,免疫系统被激活,释放如白细胞介素等炎性介质,刺激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升高,患者除发热外,常伴有下腹部疼痛、坠胀,白带增多且有异味,性交、活动后疼痛加剧。
2、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机体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自身组织,累及全身多器官,产生大量自身抗体,免疫系统持续处于活跃状态,导致发热,多见于育龄女性,患者面部常出现蝶形红斑,还可能有关节疼痛、肿胀,口腔溃疡等症状。
3、内分泌失调:例如甲亢,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加速机体新陈代谢,身体产热增多,散热不及,进而发热。患者常有心慌、手抖、多汗、易饥饿、体重减轻等表现,情绪也较易激动。
女性身体发热后,应注意多补充水分。发热会加速水分流失,女性可以多喝温开水或淡盐水,保持身体水分平衡。另外,建议女性做好体温监测,每隔2-3小时测量一次体温,观察体温变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