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早期通常有以下几方面征兆:上腹部不适、食欲减退、黑便、消瘦乏力。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在早期阶段,症状往往较为隐匿,容易被忽视,但若能留意这些早期表现,及时察觉异常,对于提高治愈率、改善预后有积极意义。
1、上腹部不适:这是较为常见的早期信号,患者常感觉上腹部隐痛、胀痛或有闷胀感,疼痛没有明显规律。有时进食后加重,有时空腹时明显,与普通胃炎、胃溃疡症状相似,容易混淆,但持续不缓解,且会逐渐加重,需引起警惕。
2、食欲减退:早期胃癌患者多会出现食欲明显下降,对以往喜爱的食物也提不起兴趣,进食量减少,还常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这是由于胃部肿瘤影响了胃的正常消化功能,导致食物排空延迟,胃肠蠕动减慢。
3、黑便:当胃部肿瘤破溃出血,血液经过肠道消化后,会使粪便颜色变黑,呈柏油样便。这种黑便通常量不多,且较为黏稠,容易黏附在马桶上,不易被水冲净,与进食动物血、铋剂等导致的黑便不同,它是持续性或间断性出现,是胃癌早期值得重视的警示。
4、消瘦乏力:在没有刻意节食、增加运动量的情况下,患者短期内体重明显下降,身体日渐消瘦,同时感到全身乏力、疲倦,这是因为肿瘤消耗身体营养,加上食欲不佳、消化吸收功能受损,导致身体能量供应不足。
若出现上述疑似胃癌早期症状,生活上要规律饮食,避免食用辛辣、腌制、熏烤食物,戒烟戒酒。保持心情舒畅,减轻精神压力。一旦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可通过胃镜、病理活检等检查明确诊断。确诊后,根据病情,早期胃癌可采取手术切除,术后辅以化疗药物,如奥沙利铂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提高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