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背发凉可能是环境温度过低引起的,也可能是甲状腺功能减退、贫血、植物神经紊乱等疾病引起的。若后背发凉症状持续且伴有其他不适,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以便明确病因,并接受恰当治疗。
一、非疾病因素:
当处于寒冷的环境中,且衣物穿着单薄,无法有效阻挡外界冷空气时,身体热量会快速散失。后背作为人体表面积较大的部位,散热更为明显,就会让人感觉后背发凉。尤其是在秋冬季节,室外气温低,若不注意保暖,这种发凉的感觉会更加突出。
二、疾病因素:
1、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人体新陈代谢速度减慢,产热能力下降。此时,身体无法维持正常体温,就容易出现后背发凉的症状。患者可能还伴有乏力、嗜睡、体重增加、皮肤干燥等症状。
2、贫血:贫血意味着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红细胞主要负责携带氧气并输送到全身组织。当贫血发生时,身体各组织器官得不到充足的氧气供应,血液循环不畅,导致身体产热不足。后背的血液循环相对较弱,所以发凉症状更为明显。患者通常还会有面色苍白、头晕、心慌、气短等表现。
3、植物神经紊乱:长期精神压力大、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或者生活作息不规律等,都可能引发植物神经紊乱。这种情况下,神经系统对身体的调节功能失衡,可出现感觉异常,包括后背发凉。患者可能还会伴有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出汗异常等症状。
日常生活中,要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添衣物,做好保暖措施。同时要合理饮食,多摄入富含铁、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食物,预防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