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膝盖疼可能是生理因素如生长痛、运动过量等导致。也可能是病理因素如外伤、风湿免疫性疾病等引起。小孩膝盖疼可能影响日常活动与身体发育,若症状加重,还需积极查明病因后治疗。
一、生理因素:
1、生长痛:多发生于3-12岁儿童,此阶段孩子骨骼生长迅速,肌肉、肌腱生长相对较慢,牵拉引发疼痛。一般夜间发作明显,双腿交替疼,局部无红肿。这是正常生理现象,无需特殊用药,家长可通过热敷、按摩缓解,如用温毛巾敷膝盖15-20分钟,轻柔按摩,有助孩子放松肌肉,减轻痛感,保证孩子充足睡眠与营养摄入,促进骨骼生长。
2、运动过量:孩子天性好动,运动过度,如长时间奔跑、跳跃,膝盖周围肌肉疲劳、乳酸堆积,产生疼痛。休息、减少活动量后多可自行缓解,也可在运动后泡泡热水澡,加速乳酸代谢,同时,家长要引导孩子适度运动,避免过度疲劳。
二、病理因素:
1、外伤:若孩子在玩耍时摔倒、碰撞,可能导致膝盖受伤,可能有擦伤、淤青、肿胀,甚至骨折。轻微擦伤可用碘伏消毒,保持创面清洁;若有骨折,需立即就医,通过X线等检查确诊,按医生要求固定患肢,必要时手术治疗。
2、风湿免疫性疾病:该疾病为幼年特发性关节炎,自身免疫紊乱攻击关节,膝盖反复疼痛、肿胀、僵硬,晨起明显,需遵医嘱用甲氨蝶呤等抗风湿药物控制病情,缓解关节症状,定期复查,调整用药。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关节时,也有类似表现,还伴有皮疹、发热等多系统症状,要综合治疗,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
若小孩膝盖疼痛持续不缓解、伴有高热、关节畸形或活动严重受限,应及时到儿科或骨科就诊,进行血常规、血沉、关节X线等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