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埃希菌尿路感染是由大肠埃希菌侵入泌尿系统并在其中生长繁殖而引发的炎症性疾病。其引起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分为非疾病因素如个人卫生习惯不佳、长期憋尿、医源性因素等以及疾病因素如尿路梗阻、免疫力低下等。
一、非疾病因素:
1、个人卫生习惯不佳:日常生活中,如果不注意个人卫生,如不及时更换内裤、使用被污染的卫生用品,或在公共浴室使用不洁的毛巾、浴巾等,都可能使大肠埃希菌有机会进入尿道,从而引发感染。
2、长期憋尿:长期憋尿会使尿液在膀胱内存留时间过久,为大肠埃希菌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尿液中的大肠埃希菌数量增多,增加了尿路感染的风险。
3、医源性因素:在医疗过程中,如进行留置导尿、膀胱穿刺造瘘、前列腺穿刺、膀胱镜检等操作,若操作不当或消毒不严,容易导致细菌逆行感染。长期卧床、留置尿管等,也会增加尿路感染风险。
二、疾病因素:
1、尿路梗阻:尿路梗阻导致尿液引流不畅,大肠埃希菌容易在尿液中滋生并引发感染。例如,结石堵塞输尿管会引起肾积水,此时大肠埃希菌容易在尿液中繁殖,从而导致尿路感染的发生。
2、免疫力低下:当人体处于糖尿病、慢性肝病、慢性肾病、营养不良、肿瘤等慢性疾病状态或使用免疫抑制剂后,机体免疫防御能力会显著降低,使大肠埃希菌等病原体易于侵入泌尿系统引发感染。
建议保持个人卫生、避免长期憋尿、注意性生活卫生、增强身体免疫力。对于已经发生尿路感染的患者,应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