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的口服药物主要包括抗组胺药、免疫抑制剂、中药等。这些药物各自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共同作用于湿疹的治疗,以缓解症状、控制病情。
1、抗组胺药:抗组胺药能够有效缓解湿疹引起的瘙痒症状。其通过竞争性阻断组胺与受体的结合,从而减轻过敏反应。常见的有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这类药物具有嗜睡副作用小、起效快的特点,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因瘙痒导致的不适,提高生活质量。对于急性发作期或瘙痒剧烈的患者,抗组胺药是常用的治疗药物。
2、免疫抑制剂:对于一些慢性、难治性湿疹,免疫抑制剂可发挥重要作用。如环孢素、雷公藤多苷等,通过抑制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控制湿疹病情。然而,免疫抑制剂通常具有一定毒性,使用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以确保用药安全。
3、中药:部分中药也可用于湿疹的治疗。一些具有清热利湿、祛风止痒功效的中药方剂,如龙胆泻肝汤、消风散等,可通过调节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改善机体的过敏状态,达到缓解湿疹症状的目的。
湿疹患者用药应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在使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应注意皮肤护理,避免搔抓、热水烫洗等刺激,保持皮肤清洁、湿润。若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或症状未得到有效控制,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