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肺炎患者多因飞沫传染细菌或病毒所致,但亦有不少患者因进食时不慎呛咳,而引发吸入性肺炎,如高龄98岁的前总统李登辉于2020年便因喝牛奶呛到,咳嗽咳不停,而引发吸入性肺炎,不幸逝世。
究竟有哪些原因会引发吸入性肺炎?罹患吸入性肺炎者会出现何种症状?本文将为你介绍4大罹病高风险群,并简列治疗与预防妙招,助你保护呼吸道健康,不让细菌趁虚而入。
一、什么是吸入性肺炎?
当进食不小心呛到时,食物、呕吐物或嘴巴内的分泌物,可能在吞咽过程中通过未完全关闭的会厌软骨,进入呼吸道内而引发细菌感染与发炎,即吸入性肺炎。
二、造成吸入性肺炎原因有哪些?
吸入性肺炎好发于吞咽功能退化、咳嗽反应能力下降的年长者,容易在喝水或进食过程中,因呛咳而让异物跑进气管却难以咳出,最终跑进肺部,进而引发以下2种吸入性肺炎:
1.化学性肺炎:常因吸入酸性呕吐物液体,导致下呼吸道因化学性灼伤而发炎,严重时甚至会出现急性肺损伤。
2.细菌性肺炎:若饮食中含有细菌(如肺炎链球菌、嗜血杆菌等),进入肺部后可能会引发肺炎。
然而,并非所有呛咳都会导致吸入性肺炎,若呛入物总量多、带菌量多、毒性大时,发生吸入性肺炎的机率相对较高,而下呼吸道防御机制及免疫力较差的患者,亦较易因少量呛咳而引起吸入性肺炎。
三、吸入性肺炎4大高危险人群
以下4类高危险人群罹患吸入性肺炎的风险较高,平时需要特别注意:
1.意识不清者:如服用镇静安眠药物过量、中风、癫痫发作等。
2.患有吞咽疾病者:如食道问题、因头颈部食道肿瘤而影响吞咽协调。另外,气切管也会影响吞咽,所以当患者由口进食时需特别小心,以防呛咳的情形发生。
3.年长者:随年龄增长,神经功能会亦会逐渐退化,导致吞咽功能下降,若本身抵抗力较差,吸入性肺炎的罹患风险则会进一步上升。
4.其他高危险人群:因酗酒或肠胃炎引发的剧烈呕吐,可能会让人呛入胃酸与肠胃道细菌,而导致吸入性肺炎。另外,接受鼻胃管灌食者若突然增加单次灌食量,或是未先反抽确认胃排空状况就进行灌食,皆可能造成呕吐而提高肺部发炎风险,照护者应多加留意。
四、出现吸入性肺炎症状,速速就医别再拖!
咳嗽及呼吸急促皆为吸入性肺炎的常见症状,若发生以下8种症状时,建议立即就医检查:
1.进食后严重咳嗽并伴随黏稠痰液,甚至咳血
2.呼吸急促、呼吸困难
3.胸口刺痛(深呼吸及咳嗽时加剧)
4.发高烧
5.发冷
6.疲倦嗜睡
7.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8.神智不清,甚至休克
五、吸入性肺炎诊断:胸部X线、痰液培养
一般而言,医生会先确认患者是否为上述吸入性肺炎的高危险群,并有无呛咳或上述症状,才会采取胸部X线检查及痰液培养,进一步诊断是否患有吸入性肺炎:
1.胸部X线检查:利用辐射线透射人体成像,确认患者的肺部是否有异常浸润。
2.痰液培养:医生会将病患所吐出的痰液,进行痰液培养,检查是否含有肺炎链球菌等肺炎常见致病菌。
六、吸入性肺炎治疗:以抗生素药物为主、拍痰有效减缓不适
吸入性肺炎与其它种类的肺炎治疗方式相差不大,大多以抗生素药物作为治疗主轴,依患者感染菌种的不同,来决定使用的抗生素与疗程。
另外,医生也可能为吸入性肺炎病患开立化痰、止咳药,或是通过痰液引流(拍痰)、抽痰等方式,舒缓患者的不适症状,或者医生也可能采用类固醇治疗来缓解肺部发炎反应。
七、进食小心别呛到、接种疫苗,6招助你预防吸入性肺炎
1.保持良好卫生习惯:饭前洗手,并通过漱口水或自来水,进行口腔清洁,以降低呛入口水或其他食物,而引发吸入性肺炎的风险。
2.食物要调理成易吞咽的方式:对于吞咽困难的患者而言,食用液体流质及干燥固体状的食物,皆容易出现呛咳的情形。因此,平时照顾者在料理餐点时,不妨使用土豆淀粉、莲藕粉等食材,提升餐点黏稠度,可降低呛咳风险。
3.进食时保持容易吞咽的姿势:患者进食时应维持坐正、头略前倾的姿势,若受身体条件限制而无法完全坐起来,则应让患者斜躺约60度,再用枕头或毛巾将头部垫起并保持身体向前倾斜的姿势进食。
4.进食时尽量不要说话:无论有无吞咽困难,边吃东西边说话会大幅提升呛入食物的机率。
5.常呛到应接受吞咽摄影检查:当家中长辈曾连续发生2次以上呛咳的情形,建议照顾者应带患者就医检查,评估是否需进行吞咽摄影检查。医生在进行吞咽摄影时,会请患者口含显影剂,并做出吞咽的动作,以确认显影剂从吞入至流至胃的过程中,是否有吞咽困难的问题,若是,则可及早改善,预防吸入性肺炎。
6.接种疫苗:65岁以上长者属于吸入性肺炎高危险人群,建议前往各大医疗院所,接种流感疫苗或肺炎链球菌疫苗,以降低罹患吸入性肺炎或其他种类肺炎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