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大闸蟹死了可以吃吗

方晓茹 营养科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咨询

大闸蟹死了不建议食用,食用死大闸蟹存在诸多健康隐患,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

大闸蟹一旦死亡,其体内的组氨酸会迅速被细菌分解转化为组胺。大闸蟹生活的水域环境中本就存在大量细菌,当其死亡后,细菌大量滋生繁衍,会加速组氨酸的分解过程。组胺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生物胺,具有很强的致敏性。食用含有较高组胺的死大闸蟹后,人体极易引发过敏反应,轻者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红斑、丘疹,伴有轻度的胃肠道不适,如恶心、腹痛等症状;重者则可能出现呼吸道水肿,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引发过敏性休克,严重威胁生命安全。而且随着大闸蟹死亡时间的延长,组胺含量会不断升高,食用风险也随之急剧增加。

死大闸蟹容易受到各种有害微生物的污染。除了上述促使组胺生成的细菌外,还可能滋生其他致病菌,如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这些致病菌在适宜的环境下,会在死大闸蟹体内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例如,沙门氏菌可能引发食物中毒,导致患者出现发热、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若想避免食用死大闸蟹带来的危害,在购买大闸蟹时,建议要仔细挑选。优质的大闸蟹通常外壳坚硬、有光泽,蟹腿关节较为有力,眼睛突出且能灵活转动。购买后,应尽快烹饪食用,若暂时不食用,可将大闸蟹放在阴凉通风处,并用湿布覆盖,保持一定湿度,延长其存活时间。在烹饪大闸蟹时,一定要确保彻底煮熟煮透,一般建议采用蒸或煮的方式,持续加热15至20分钟以上,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杀灭部分细菌,但需注意的是,对于已经产生的组胺等毒素,烹饪并不能完全消除。

2025-03-04浏览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