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和支原体肺炎主要通过病原体、症状表现、发病进程以及治疗方法来区别,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简称,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支原体肺炎是以肺炎支原体感染为主的肺部炎症。
1、病原体:流感由甲型、乙型流感病毒等感染致病,病毒侵袭呼吸道黏膜,引发全身症状。而肺炎支原体是大小介于细菌与病毒间的微生物,感染人体后主要定居于呼吸道黏膜表面,造成肺部炎症。
2、症状表现:流感起病急,高热常达39℃甚至更高,伴头痛、乏力、全身酸痛,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咽痛相对出现稍晚。支原体肺炎发热多在38℃左右,以咳嗽为主,初期多为干咳,后可咳少量黏痰,还可能伴有胸痛、呼吸困难,症状发展相对缓和。
3、发病进程:流感传播迅速,短时间内可在人群密集处引发多人发病,发病后全身症状快速显现。支原体肺炎发病隐匿,潜伏期2-3周,初期症状轻微,之后逐渐加重,病程相对较长,可持续2-3周甚至更久。
4、治疗方法:流感有特效抗病毒药,如奥司他韦,发病24-48小时内用药效果佳,能抑制病毒复制,缓解症状。支原体肺炎常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像阿奇霉素,因肺炎支原体无细胞壁,此类药可作用于其核糖体抑制蛋白合成,治疗疗程一般2-3周,需注意药物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若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应及时就医,通过核酸检测、血清学检查等明确诊断。患病期间多休息、多饮水,流感患者注意隔离,防止传播,按医嘱规律用药,以促进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