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出现风团、红斑,伴有剧烈瘙痒。急性荨麻疹不具有传染性,不会通过接触、空气或体液传播。其发病机制主要与过敏反应、感染、药物、食物等因素有关,属于免疫系统异常反应,而非病原体感染所致。
急性荨麻疹的病因复杂,常见诱因包括食物过敏如海鲜、坚果等,药物反应如抗生素、解热镇痛药等,感染如病毒、细菌,物理刺激如冷热、压力,以及昆虫叮咬等。这些因素导致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引起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从而引发皮肤风团和瘙痒。由于病因与免疫反应相关,因此不会传染给他人。
诊断急性荨麻疹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如突然出现的风团、红斑和瘙痒,通常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可自行消退但反复发作。实验室检查主要用于排除其他疾病或确定诱因,如血常规、过敏原检测等。治疗以缓解症状为主,常用药物包括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严重病例可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物使用需由医生指导。
预防急性荨麻疹复发的关键在于识别并避免诱因。对于已知过敏原的患者,应严格避免接触相关食物、药物或环境因素。对于感染诱发的病例,需积极治疗原发感染。此外,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过度搔抓、穿着宽松衣物等措施也有助于减少症状发作。
日常生活中应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若症状反复发作或持续超过6周,需进一步检查以排除慢性荨麻疹或其他潜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