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是一种常见的身体症状,可能是感染、自身免疫疾病、非感染与免疫因素等原因引起的。其危害可能包括损害神经系统、加重循环系统负担、损害消化系统功能等。
一、原因
- 感染: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是引发感染性发热的常见原因。当病原体入侵人体,免疫系统会识别并做出反应,释放细胞因子,这些因子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升高,身体为达到新调定点而产热升温。
- 自身免疫疾病:自身免疫疾病中,免疫系统会错误攻击自身组织,引发炎症。炎症产生的介质会干扰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导致发烧。
- 非感染与免疫因素:中暑、恶性肿瘤等非感染和免疫因素也能引起发烧。中暑时,高温环境使人体散热困难,热量积聚,体温调节中枢紊乱致体温升高。恶性肿瘤细胞会释放物质引起机体发热,同时肿瘤组织缺血缺氧引发炎症,影响体温调节,如白血病患者常有发热症状。
二、危害
- 损害神经系统:儿童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持续高热易引发惊厥抽搐,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肢体抽动。严重高热还可能导致昏迷,长时间高热惊厥或持续高热,会影响大脑神经元,对儿童智力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 加重循环系统负担:发烧时身体代谢加快,心脏需加快跳动以满足各器官需求,导致心率加快。长期心率过快增加心脏负担,可能引发心肌损伤,严重时可诱发心力衰竭,尤其对有心脏基础疾病的患者威胁更大。
- 损害消化系统功能:发烧会降低消化酶活性,影响食物消化。同时,干扰胃肠道正常蠕动和消化液分泌,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出现腹胀、腹泻等症状。长期发烧还会造成营养吸收障碍,影响身体健康。
日常生活中,建议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物,高温时做好防暑。若出现持续高烧或伴随严重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前往发热门诊或内科就医,以便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