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过低可能是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引起的,也可能是甲状腺功能减退、低血糖、严重感染等疾病所致。若体温持续过低,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并接受相应治疗。
一、非疾病因素:
当人体长时间处于低温环境中,如在寒冷天气未做好保暖措施,或不慎落入冰水中,身体散失的热量会远远超过产生的热量。皮肤表面的血管会收缩,以减少热量散失,但随着时间推移,这种调节机制逐渐失效。身体核心温度开始下降,导致体温过低。尤其在大风、潮湿环境下,热量散失更快,更容易出现体温过低的情况。
二、疾病因素:
1、甲状腺功能减退:在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身体代谢速度减慢。这使得身体产生的热量不足,无法维持正常体温,从而出现体温过低。患者还常伴有乏力、嗜睡、畏寒、便秘、体重增加等症状。
2、低血糖:血糖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当血糖水平过低时,身体无法获得足够能量来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包括体温调节。大脑感知到血糖降低后,会促使交感神经兴奋,释放肾上腺素等激素,试图升高血糖。但同时,这些激素会使外周血管收缩,减少热量散失,进一步降低体温。
3、严重感染:在严重感染,如败血症等情况下,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及其毒素会影响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使其功能紊乱,这样就可能导致体温不升。患者除体温过低外,还可能伴有高热后体温骤降、寒战、精神萎靡、血压下降等症状,病情较为凶险。
日常要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添衣物,做好保暖措施,尤其是在寒冷环境中工作或活动时。同时,糖尿病患者要规律监测血糖,避免低血糖发生。有甲状腺疾病史的人群,需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遵医嘱治疗。此外,建议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增强免疫力,预防严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