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指甲患者可能会出现指甲变色、指甲增厚、指甲变形等症状,该疾病主要由穿着不透气鞋袜、指甲外伤、自身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建议及时前往皮肤科就诊。
一、症状:
1、指甲变色:皮肤癣菌等真菌入侵指甲后,在甲板内大量繁殖,产生的代谢产物会破坏指甲的正常结构和颜色。常见的颜色变化有灰白色、黄色、褐色等,这是因为真菌分解甲板中的角蛋白,改变了指甲的光学特性。
2、指甲增厚:真菌持续侵蚀指甲,刺激指甲的角质细胞过度增生,可能导致甲板不断增厚。增厚的指甲质地变脆,与正常指甲相比,明显更加厚重,这使得指甲的外观变得粗糙难看,同时也会影响手指或脚趾的灵活性,比如穿鞋时会感觉脚趾受到挤压。
3、指甲变形:由于真菌对指甲不同部位的侵蚀程度不同,以及指甲自身生长受到干扰,指甲形状可能发生改变。可能出现指甲表面凹凸不平、甲板翘起、甲缘参差不齐等情况。变形的指甲不仅影响手部或足部的正常功能,还可能因与周围组织摩擦而引发疼痛。
二、原因:
1、穿着不透气鞋袜:不透气的鞋袜内环境潮湿闷热,真菌在这样的环境下极易大量滋生,使指甲容易被真菌感染,角质层被破坏。
2、指甲外伤:指甲受到外力撞击、挤压、修剪过短等外伤时,会破坏指甲的完整性,使指甲的防御能力下降。此时,外界的真菌更容易侵入指甲内部,在受损部位定植并繁殖,从而引发灰指甲。
3、自身免疫力低下:当人体因患有某些疾病如糖尿病、艾滋病等,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免疫系统功能减弱。无法有效抵御真菌的入侵和繁殖,使得真菌更容易在指甲部位生长,进而引发灰指甲。
建议患者日常要注意保持手部和足部的清洁干燥,尤其是在洗完手或脚后,要及时擦干。避免与他人共用指甲刀、拖鞋、毛巾等个人物品,防止交叉感染。在公共场合,如游泳池、浴室等,尽量穿着拖鞋,减少与地面的直接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