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脱氢酶偏高可能与剧烈运动、肝硬化、急性心肌梗死等原因有关,可能存在心脏功能受损、肝功能恶化、代谢紊乱等危害。若发现乳酸脱氢酶偏高,建议及时前往内科就医,医生会结合症状和其他检查进行准确诊断与治疗。
一、原因
- 剧烈运动:当进行剧烈运动时,身体需氧量大幅增加,肌肉在相对缺氧状态下进行无氧呼吸。这一过程会产生大量乳酸,为分解乳酸,肌肉中的乳酸脱氢酶会大量释放入血,导致血液中乳酸脱氢酶含量短时间内升高。
- 肝硬化: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肝病,肝细胞长期受损,肝脏组织发生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在这个过程中,肝细胞持续遭到破坏,细胞内的乳酸脱氢酶会大量释放到血液中,从而使血液中的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
- 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阻塞,导致心肌细胞缺血性坏死。心肌细胞中富含乳酸脱氢酶,当心肌细胞因梗死而破裂时,大量乳酸脱氢酶会迅速释放入血,使血液中的浓度急剧升高。
二、危害
- 心脏功能受损:若乳酸脱氢酶偏高是由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引起,持续的高水平可能意味着心肌细胞持续受损。这会影响心脏的正常收缩和舒张功能,导致心脏泵血能力下降,引发心力衰竭,出现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
- 肝功能恶化:对于因肝硬化导致乳酸脱氢酶偏高的患者,持续偏高表明肝细胞损伤在加剧。这可能促使肝硬化病情进一步发展,引发肝功能失代偿,出现腹水、黄疸、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增加治疗难度和患者的死亡风险。
- 代谢紊乱:乳酸脱氢酶参与体内糖代谢过程,其偏高可能提示糖代谢异常。当糖代谢紊乱时,身体能量供应会受到影响,可能出现疲劳、头晕等症状。长期的代谢紊乱还可能引发其他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等,对身体健康造成多方面的损害。
对于乳酸脱氢酶偏高的人群,日常要保持适度运动,运动前充分热身,避免突然剧烈运动。同时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避免滥用药物,减轻肝脏和心脏负担。此外,患者需定期体检,关注身体各项指标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