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足底筋膜炎是怎么回事

杨卫周 骨科 主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咨询

足底筋膜炎主要源于年龄增长、寒冷刺激、肥胖等非疾病因素以及过度劳损、创伤等疾病因素导致。若出现严重的不适症状,甚至影响生活质量时建议及时就医诊治。

一、非疾病因素:

1、年龄增长:随着年龄增长,中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足底筋膜的弹性纤维减少,柔韧性变差,日常站立、行走时,筋膜承受压力的能力减弱,更易受损。平时应该多进行如足底滚球之类温和的锻炼,刺激筋膜,维持一定弹性。

2、寒冷刺激:在低温环境下,足底筋膜的血液循环减缓,肌肉、筋膜变得僵硬,柔韧性降低。一旦突然受力,如快速起身行走,筋膜容易撕裂,引发炎症。日常需注意足部保暖,穿戴厚袜子、保暖鞋,能减少寒冷刺激风险。

3、肥胖:体重超标会增加足底压力,使筋膜长期处于高负荷状态。肥胖人群每走一步,足底承受压力远超常人,久而久之,筋膜出现微小撕裂、炎症。此类病人减重是关键,建议结合低冲击力运动,如游泳,减轻体重对足底压力。

二、疾病因素:

1、过度劳损:职业特性使部分人群长期、频繁使用足部,如车间工人需长时间站立操作,足底筋膜持续紧张,微小损伤不断累积,最终引发炎症。建议患者在工作间隙多坐下休息、活动足部,可缓解疲劳、预防劳损,疼痛严重者可遵医嘱选择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药物来止痛。

2、创伤:足部遭受外力撞击、扭伤,或运动时意外受伤,直接损伤足底筋膜,破坏其结构完整性,后续若恢复不佳,易发展成筋膜炎。受伤后应该要及时就医,遵循医嘱进行固定、康复训练,降低发病几率。

若出现足跟底部疼痛、晨起下地时疼痛加剧、行走一段时间后疼痛稍有缓解但休息后又加重等典型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进行体格检查、足部X线检查,必要时做足部核磁共振成像检查,以便精准诊断,制定有效治疗方案。

2025-01-17浏览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