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积液是一种表现,不一定影响怀孕,其成因多样,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盆腔处于人体下腹部,正常情况下,盆腔内会有少量液体,起到润滑脏器表面、减少脏器间摩擦的作用,这些液体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但当液体量超出正常范围,通过超声等检查发现盆腔存在积液时,提示可能存在一些健康问题。
- 盆腔积液可分为生理性与病理性。生理性盆腔积液常见于女性排卵期、月经期,如排卵期时,卵泡破裂,卵泡液流出积聚在盆腔,形成少量积液。这是正常的生理过程,一般不会伴有其他不适,液体量通常较少,可自行吸收,不会影响受孕。还有月经期,经血逆流至盆腔,少量经血短暂积聚,之后也会逐渐消散,对生殖系统功能无实质性干扰。
- 病理性盆腔积液多是由多种疾病引发,其可能影响怀孕。盆腔炎是常见病因,细菌、支原体等病原体感染盆腔组织,引发炎症反应,盆腔充血、渗出,产生大量炎性积液,这些积液中含有有害物质,会影响输卵管通畅度、破坏子宫内膜环境,阻碍受精卵着床,增加宫外孕风险及不孕几率。另外,盆腔内的异位妊娠破裂、卵巢囊肿破裂或蒂扭转等急腹症,也会导致大量血液积聚在盆腔形成积液,其可能会影响受孕过程。
若发现盆腔积液,首先不要惊慌,若处于生理期或排卵期,可在月经干净后复查超声,观察积液变化。若伴有腹痛、发热、白带异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血常规、妇科检查、病原体检测等。确诊盆腔炎后,可遵医嘱足量、足疗程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联合甲硝唑来进行抗感染;并配合中成药,如妇科千金片清热除湿、化瘀止痛,促进炎症消退,积液吸收。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注意个人卫生,定期复查,待积液消失、身体恢复后再考虑备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