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疫苗和肺炎疫苗通常不建议一起打。疫苗接种旨在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抗体,以预防相应疾病,但同时接种两种疫苗,可能使机体免疫系统承受较大负担,引发不良反应,影响免疫效果。
- 从免疫系统反应机制来看,接种疫苗后,人体免疫系统会识别疫苗中的抗原成分,并启动一系列免疫应答过程,产生抗体。当同时接种流行性感冒疫苗和肺炎疫苗时,免疫系统需同时应对两种不同的抗原刺激,可能无法高效地针对每种抗原产生足够且优质的抗体,削弱疫苗的保护效力。原本单独接种流感疫苗后,机体可快速产生足量针对流感病毒的中和抗体,但若与肺炎疫苗同时接种,产生的流感抗体水平可能降低,面对流感病毒侵袭时,防护力不足。
- 此外同时接种两种疫苗还可能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疫苗进入人体后,除激发免疫反应外,本身作为外来物质,还可能引发局部或全身性的不适反应。两种疫苗叠加,则会有更多的抗原、佐剂等成分进入机体,使得发热、红肿、疼痛等局部反应,以及乏力、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反应更容易出现。且一旦出现不良反应,难以区分究竟是哪种疫苗所致,不利于后续的观察与处理。
若有接种需求,首先要合理安排接种时间,两种疫苗接种间隔建议14天以上,优先接种当季急需预防的疾病对应的疫苗。接种前如实告知医生个人健康状况,包括既往病史、过敏史等,以便医生判断是否适合接种。接种后需在现场留观30分钟,密切观察身体有无异常,若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等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采取相应措施,有助于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