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感染性黄疸是怎么引起的

2023-09-23 983人阅读

问题描述: 新生儿感染性黄疸是怎么引起的

医生回答(1)

病情分析:

新生儿感染性黄疸可能是胆红素生成过多、胆汁排泄障碍、细菌感染、新生儿肝炎、先天性胆道闭锁等原因导致的。

1、胆红素生成过多

新生儿感染性黄疸是由于胆红素生成过多引起的,比如新生儿溶血、新生儿败血症等。这些疾病会导致新生儿体内的胆红素水平出现明显升高,从而引起新生儿感染性黄疸。建议及时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茵栀黄口服液、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药物进行治疗。

2、胆汁排泄障碍

如果新生儿存在胆汁排泄障碍的情况,会导致肠肝循环受阻,从而引起新生儿感染性黄疸。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茵栀黄口服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3、细菌感染

如果新生儿在出生时,由于母体细菌感染,导致新生儿出现细菌性败血症,也会引起感染性黄疸。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颗粒等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

4、新生儿肝炎

如果新生儿在出生时,由于细菌或病毒感染,导致肝脏细胞受到损伤,引起肝炎,也会出现感染性黄疸。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片、水飞蓟素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要注意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5、先天性胆道闭锁

如果新生儿在胚胎时期,肝脏细胞发育不良,可能会引起先天性胆道闭锁,导致胆汁无法排出,从而引起感染性黄疸。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熊去氧胆酸片、鹅去氧胆酸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还可以通过手术治疗,如肝门空肠吻合术、肝移植术等。

建议及时带新生儿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2023-09-23 举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