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治肺积水

2024-07-08 413人阅读

问题描述: 中医如何治肺积水

医生回答(1)

病情分析:中医治疗肺积水可采取中药调理、针灸、拔罐等措施。
1.中药调理
肺积水患者可遵医嘱服用具有利尿、消肿功效的中药,如茯苓、泽泻等。这些中药通过促进体内水分代谢,减少胸腔积液。同时,它们还能改善气血循环,增强机体免疫力。适用于因气滞血瘀导致的肺积水,以及伴随有咳嗽、痰多等症状的患者。
2.针灸
针对肺积水,常选用足少阴肾经、手太阴肺经等穴位进行针灸,如三阴交穴、天突穴等。针灸可以调节脏腑功能,疏通经络,从而达到祛湿化痰的目的。此外,它还能够缓解呼吸困难的症状。适用于因肺气不足、水湿停留引起的肺积水,特别是伴有气短、乏力等症状的患者。
3.拔罐
对于肺积水,可以选择背部、腰部等部位进行拔罐,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排出多余水分。拔罐利用负压吸附皮肤的作用,刺激经络和穴位,有助于消除水肿和积液。其效果类似于中医中的“引火归原”。适用于轻度肺积水或作为辅助疗法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时,尤其适合于因寒湿困阻所致的肺积水。
在治疗过程中,应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如辣椒、炸鸡等,以免加重病情。同时,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心脏和肺部的功能。

2024-07-08 举报
相关推荐
肺积水中医辨证施治
肺积水可以通过饮食调理、穴位按摩、针灸疗法、拔罐疗法、中药汤剂等方法进行中医辨证施治。1.饮食调理患者应遵循清淡易消化的原则,如小米粥、山药粥等。这些食物有助于减轻胃肠道负担,促进水分代谢。建议每周食用3-4次。2.穴位按摩可以按揉天突穴、膻中穴、足三里穴等穴位进行缓解。但需要注意的是,穴位按摩的力度不宜过大,以感到酸胀为宜,每个穴位可按摩5-10分钟。3.针灸疗法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来改善气血循环,促进水液代谢,从而达到消除肺部积液的目的。常用的穴位包括肺俞穴、脾俞穴等,需由专业医师进行操作。针灸后6-8小时不可以洗澡,尤其是冷水澡。4.拔罐疗法通过在背部或腹部特定区域使用火罐产生负压吸附皮肤,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排毒,进而减少肺部积液。拔罐需要由专业医师进行操作,拔罐后6-8小时禁止吃冷饮以及洗澡。5.中药汤剂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症状,中医师会开具具有利尿消肿作用的中药汤剂,如五苓散、真武汤等。五苓散可用温水送服或开水冲服,真武汤需加水煎煮25-30分钟后方可盛出服用。此外,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还应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吸入有害气体和粉尘,同时要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保证每晚7-8小时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必要时应及时到医院中医科进行诊治。

林玉洁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中医治疗肺积水处方
中医治疗肺积水可考虑使用宣白承气汤、葶苈大枣泻肺汤、清金化痰丸、苏子降气汤、二陈汤等药物进行治疗。若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1.宣白承气汤宣白承气汤由石膏、瓜蒌仁、杏仁、芒硝组成,具有清泄肺热、润燥通便的功效,主治肺热腑实证。方中石膏辛甘大寒,善能清泻肺胃之火;瓜蒌仁质润多脂,长于开胸润燥;杏仁苦降,可止咳平喘;芒硝咸寒沉降,能软坚泻下。诸药合用,共奏清泄肺热、润燥通便之效。2.葶苈大枣泻肺汤葶苈大枣泻肺汤主要成分为葶苈子、大枣,具有泻肺行水的功效,主治肺胀满咳喘不得卧。方中葶苈子性味苦寒,归肺经,具有泻肺平喘、利水平肝的作用;大枣既能补脾胃之虚,又能缓急以防葶苈子伤正气,两者相配伍,一攻一补,使邪去而正不伤。3.清金化痰丸清金化痰丸由浙贝母、知母、天花粉、桔梗、黄芩、桑白皮、茯苓、瓜萎仁、甘草组成,具有清肺、化痰、止嗽的功效。方中浙贝母、天花粉、桔梗、甘草合用,有清热化痰、止咳排脓作用;黄芩、桑白皮能泻肺热;瓜萎仁、茯苓能理气化痰;知母滋阴润燥,既可防温燥太过,又可助养阴清肺之力。4.苏子降气汤苏子降气汤由半夏、当归、前胡、厚朴、肉桂、甘草、干姜、沉香、苏子、生姜组成,具有降逆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方中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是君药;臣以厚朴下气除满,当归活血润燥,佐以肉桂引火归元,干姜温阳祛寒,使以苏子降气平喘,沉香降气纳肾,诸药合用,共收降逆化痰,止咳平喘之功。5.二陈汤二陈汤由半夏、橘红、茯苓、炙甘草组成,具有理气和胃、燥湿化痰的功效。方中半夏燥湿化痰,且能和胃止呕,为君药;橘红辛苦温,既可辅助半夏燥湿化痰,又能行气宽中,为臣药;佐以茯苓健脾渗湿,防止滋腻碍胃;使以甘草调和诸药,兼以益气和中。患者应定期复查胸部影像学检查以及血液学指标,监测病情变化。若出现呼吸困难加剧或其他并发症征兆,应及时就医并调整治疗方案。

任培华 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上滑加载更多

以上医疗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必要请到线下就医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feedback@mail.39.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