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高度近视的人视网膜容易脱落

2022-01-13 556人阅读

问题描述: 为什么高度近视的人视网膜容易脱落

医生回答(1)

病情分析:高度近视的人群,由于眼底退行性病变、外伤、剧烈运动、过度用眼、遗传因素等原因,其视网膜变薄且周边部常有格子样变性区,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视网膜脱落。视网膜脱落是一种紧急情况,需立即就医以避免永久失明。
1.眼底退行性病变
高度近视患者的眼轴通常比正常人长,这会导致视网膜变薄和色素上皮细胞功能异常。这些变化使得视网膜更容易受到外部压力的影响而发生裂孔,进而导致脱离。因此,高度近视者应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包括眼压测量、视野检查等,以及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潜在的问题。
2.外伤
高度近视者的晶状体和玻璃体可能与视网膜紧密相连,外力作用下可能导致二者分离,从而引起视网膜脱离。对于存在外伤风险的高度近视者,建议佩戴防护眼镜以减少眼部受伤的风险。
3.剧烈运动
剧烈运动会增加眼内压力,使高度近视患者的视网膜更易受牵拉而形成裂孔,最终导致脱离。针对这种情况,可以考虑使用隐形眼镜来减轻角膜接触镜对角膜的压力,降低高度近视患者发生视网膜脱离的风险。
4.过度用眼
长时间用眼会使眼睛疲劳,导致睫状肌痉挛,进而影响房水流通,诱发青光眼等疾病的发生,此时瞳孔扩大,周边部巩膜扩张,产生度数加深的现象,同时也会伴随眼压升高,若不加以控制,则可能会出现头痛、恶心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视力下降的情况。建议高度近视人群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用眼,以免加重病情。
5.遗传因素
高度近视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如果父母双方都是高度近视,子女患高度近视的概率就会明显高于一般人。由于遗传基因的作用,眼球前后径过长或者角膜过度弯曲,导致外界光线无法正确聚焦于视网膜上,从而引起近视。对于高度近视且有家族史的个体,建议定期进行眼科检查,特别是青少年时期,以便早期发现并干预可能出现的视网膜问题。
高度近视者应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用眼,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确的姿势,如坐姿要端正,看书写字时不要趴着看,尽量减少对眼睛的伤害。饮食方面可适量食用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等,有助于维护眼睛健康。

2024-04-21 举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