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14 518人阅读
问题描述: 尿结石为什么晚上疼白天不疼
医生回答(2)
刘希高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泌尿外科
病情分析:尿结石晚上疼白天不疼可能与结石位置、输尿管痉挛、体位因素、肾盂积水、感染性尿道炎等病因有关。这些因素导致的疼痛在夜间更为明显,可能与睡眠姿势及神经敏感性增加有关。建议患者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和诊治。
1.结石位置
由于夜间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导致平滑肌收缩力增强,此时若结石位于输尿管内,会引起剧烈疼痛。而白天交感神经兴奋性较高,可抑制输尿管蠕动,从而减轻疼痛。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缓解疼痛。
2.输尿管痉挛
输尿管痉挛是指输尿管壁发生阵发性强烈收缩,使输尿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尿液排出受阻,进而引起疼痛。夜晚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加,易诱发输尿管痉挛,导致疼痛加剧。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阿托品、山莨菪碱等药物进行解痉止痛治疗。
3.体位因素
如果患者处于仰卧位时,结石可能刺激输尿管黏膜,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和神经反射,导致疼痛。而在白天站立或行走时,重力作用有助于促进结石下移,减少对输尿管壁的刺激,从而缓解疼痛。对于存在尿路梗阻的患者,建议采取俯卧位睡眠姿势,以降低肾脏压力,促进排泄。
4.肾盂积水
当肾盂积水严重时,会导致肾实质变薄,肾小球血流量减少,肾功能受损,出现夜间的持续性疼痛。白天随着体位变化,肾盂的位置发生变化,积水程度不同,所以疼痛程度也有所不同。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手术的方式解除梗阻,例如经皮肾镜取石术、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等。
5.感染性尿道炎
感染性尿道炎通常由细菌或其他病原体引起的尿道黏膜炎症所致,炎症因子刺激尿道黏膜,可能导致夜间疼痛加剧。白天机体免疫系统活跃,能够更好地对抗病原体,因此疼痛可能会有所缓解。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生素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头孢克肟片、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等。
针对尿结石患者的疼痛管理,应避免过度活动,以免加重肾绞痛。同时,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利于促进结石排出和缓解疼痛。建议定期复查泌尿系超声,监测结石大小和位置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姚小金 主治医师
全科
病情分析:尿结石晚上疼白天不疼可能是由于结石位置、输尿管痉挛、体位因素、肾盂积水、感染性尿道炎等病因导致的。由于晚上平卧位时结石移动或输尿管痉挛加剧,导致疼痛加剧,而白天站立位时,重力作用下有利于结石排出或减轻输尿管痉挛,从而缓解疼痛。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
1.结石位置
由于夜间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导致平滑肌收缩力增强,当结石位于输尿管时,会引起剧烈疼痛。而白天交感神经兴奋性较高,可抑制输尿管的蠕动,从而减轻疼痛。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阿托品、山莨菪碱等药物进行解痉止痛治疗。
2.输尿管痉挛
输尿管痉挛是由于输尿管壁受到刺激或损伤引起的肌肉强烈收缩,导致尿液流动受阻和疼痛。这种痉挛通常在夜间更为明显,因为此时迷走神经张力增加,进一步加剧了输尿管的痉挛反应。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可用于缓解轻度至中度的输尿管痉挛性疼痛。对于重度疼痛,医生可能会开具强效镇痛剂如曲马多。
3.体位因素
体位因素可能导致结石移动,刺激输尿管壁,引起疼痛。白天活动可能使结石稳定,减少疼痛发生。如果疼痛是由体位因素引起的,建议改变体位以促进结石排出。例如,仰卧位时适当抬高双腿,有助于缓解疼痛。
4.肾盂积水
肾盂积水会导致肾脏压力增大,进而引发疼痛。夜间睡眠时身体处于平躺状态,这会加重肾盂积水的程度,所以会出现晚上疼的情况。若是单侧轻度肾积水且无症状者一般无需特殊处理;若为双侧肾积水并伴有严重肾功能损害,则需要及时就医通过手术的方式解除梗阻。
5.感染性尿道炎
感染性尿道炎会导致尿道黏膜炎症,产生局部充血水肿和渗出物增多的现象,在夜晚时由于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容易诱发炎症因子活跃,因此出现晚上疼的情况。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比如头孢克肟颗粒、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等。
针对尿结石引起的疼痛,应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影响休息质量。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促进排尿,有利于小结石随尿液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