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过敏引起多形红斑

2021-11-17 768人阅读

问题描述: 药物过敏引起多形红斑

医生回答(2)

病情分析:药物过敏引起多形红斑可能是由阿司匹林过敏、青霉素类抗生素过敏、磺胺类药物过敏、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过敏、非甾体抗炎药过敏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阿司匹林过敏
阿司匹林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具有抑制环氧化酶的作用,能减少花生四烯酸向前列腺素转化。当机体对阿司匹林产生过敏反应时,会导致肥大细胞释放组胺,进而引发炎症和水肿。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胶囊等抗组胺药物进行治疗。
2.青霉素类抗生素过敏
青霉素通过干扰细菌细胞壁合成而发挥杀菌作用,但同时也会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IgE抗体,导致机体对该药物产生过敏反应。针对青霉素过敏的治疗通常包括皮试以及紧急情况下使用的肾上腺素注射。在接受任何可能含有关联性药物前应告知医生相关过敏史。
3.磺胺类药物过敏
磺胺类药物属于人工合成抗菌药,其结构与天然的对氨基苯甲酸相似,能够竞争性地阻止细菌叶酸合成,从而起到抗菌效果。若患者对磺胺类药物过敏,则会引起变态反应,出现皮肤瘙痒、荨麻疹等症状。如果确诊为磺胺类药物过敏,可以遵照医生的意见服用醋酸片、甲泼尼龙片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缓解不适症状。
4.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过敏
头孢菌素是一类广谱抗生素,通过干扰细菌细胞壁合成来发挥作用,使细菌脆弱化并易于被其他杀菌物质破坏。对于某些个体而言,这种化学过程可能会触发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导致过敏症状。常见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有过敏反应的有第一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唑啉钠、第二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呋辛酯、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曲松钠等,因此用药需谨慎。
5.非甾体抗炎药过敏
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环氧合酶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达到解热、镇痛和消炎的效果。但是这些药物也能够诱导组胺的释放,引起过敏反应。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抗组胺药物进行止痒处理,例如盐酸苯海拉明片、马来酸氯苯那敏片等。
建议定期监测可能出现的症状变化,特别是皮肤状况和是否有发热等情况。必要时,可以进行血液学检查以评估过敏反应的程度,还可以进行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E检测,以确定具体的致敏药物。

2024-04-11 举报

病情分析:

药物过敏引起多形红斑,通常是指药物引起的过敏性多形红斑。

药物过敏性多形红斑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主要是药物通过口服、注射、吸入等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的异常免疫反应,从而导致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等症状。患者首先要停止服用可疑致敏药物,然后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过敏的药物来治疗,比如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

患者在治疗期间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比如辣椒、洋葱等,以免加重病情。同时还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洗护用品。另外,要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长时间熬夜,以免影响病情的恢复。

2021-11-17 举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