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30 747人阅读
问题描述: 内关穴疼痛是什么原因
医生回答(2)
任培华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医科
病情分析:内关穴疼痛可能是由腕管综合征、腱鞘炎、肌肉劳损、颈椎病、外伤后遗症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腕管综合征
腕管综合征是由于腕部正中神经受压所致,当正中神经穿过腕管时,受到周围组织压迫,导致神经传导功能障碍,进而引起手指麻木、刺痛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等进行止痛治疗,必要时需行手术减压以缓解正中神经压迫。
2.腱鞘炎
腱鞘炎是由肌腱和腱鞘之间的摩擦引起的炎症反应,若炎症累及到附近的内关穴,则会引起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等不适症状。患者可以配合医生通过针灸等方式刺激穴位来促进血液循环,从而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此外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进行止痛治疗。
3.肌肉劳损
肌肉劳损可能导致肌肉纤维过度拉伸或损伤,引发局部无菌性炎症,此时可能会放射至邻近的内关穴处,引起疼痛。对于肌肉劳损者,建议减少剧烈运动,注意休息,同时也可以对患处进行按摩、热敷处理,有助于减轻疼痛症状。
4.颈椎病
颈椎病中的神经根型颈椎病,在颈部活动不当或者姿势不良等因素影响下,可能使突出的椎间盘或增生骨质向一侧移位并突入椎管内,直接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导致其分布区域出现异常感觉,包括内关穴部位的疼痛。患者需要遵照医生的指导使用颈托固定,也可以佩戴支具保护颈椎,以免加重病情。
5.外伤后遗症
如果患者之前存在此处软组织受伤的情况,在外力的作用下会导致皮下的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血液会在皮下逐渐淤积形成血肿,当血肿较大时会对周围的组织造成压迫而引起疼痛的症状。针对此类患者的治疗主要是等待血肿自行吸收,日常生活中还要做好皮肤护理工作,以免感染。
针对内关穴疼痛的情况,建议患者及时就医进行超声波检查、MRI检查以及神经系统评估,以便排除其他潜在的病理因素。
胡湛波 主治医师
全科
病情分析:内关穴疼痛可能是由腕管综合征、腱鞘炎、肌肉劳损、颈椎病、外伤后遗症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腕管综合征
腕管综合征是由于腕部正中神经受压所致,当正中神经穿过腕管时,受到周围组织压迫,导致神经传导功能障碍,进而引起手指麻木、刺痛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等进行止痛治疗,必要时需行手术减压以缓解正中神经压迫。
2.腱鞘炎
腱鞘炎是由肌腱和腱鞘之间的摩擦引起的炎症反应,若炎症刺激周围软组织,可能会出现局部肿胀、疼痛的症状。此外,还可能伴随关节僵硬的情况发生。腱鞘炎通常需要通过药物治疗来缓解症状,例如口服美洛昔康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类抗炎药,严重者则需要通过腱鞘切开术等方式进行治疗。
3.肌肉劳损
肌肉劳损会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引起疼痛的现象发生,一般表现为酸痛不适。对于肌肉劳损的患者,可以通过按摩、热敷等方式促进血液循环,改善不适症状。
4.颈椎病
颈椎病中的神经根型颈椎病,在颈部活动不当的情况下,易诱发局部肌肉紧张、痉挛,甚至可能出现剧烈疼痛的情况发生。患者可以遵照医生的意见服用颈复康颗粒、麝香追风膏等药物进行调理,也可以选择针灸、牵引等方式进行处理。
5.外伤后遗症
外伤后遗症包括骨折愈合不良、软组织损伤未完全恢复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持续性疼痛。针对外伤后遗症,建议采取适当的物理疗法,如热敷、烤电等,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患者应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不动,以免加重不适感。另外,建议定期进行手部运动,如握拳放松,以增强手腕肌肉力量并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