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15 973人阅读
问题描述: 脑瘫患儿为什么流口水
医生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普内科
病情分析:脑瘫患儿流口水可能与吞咽障碍、肌张力异常、口腔运动协调障碍、舌肥大、神经发育迟缓等病因有关。这些因素导致的吞咽功能不全或控制不良引起唾液分泌增多和无法有效控制。建议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以确定具体原因并接受适当治疗。
1.吞咽障碍
吞咽障碍是指由于大脑控制吞咽肌肉的功能受损导致的进食困难。这可能会影响食物和液体的正常运输,从而引起流涎。物理治疗是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吞咽练习和体位调整以改善吞咽功能。
2.肌张力异常
肌张力异常可能导致口腔肌肉无法正确收缩和松弛,影响咀嚼和吞咽动作的协调性,进而引起流涎。药物治疗可采用抗胆碱酯酶药如盐酸苯海索片、硫酸阿托品片等来降低肌张力。
3.口腔运动协调障碍
口腔运动协调障碍指患者难以完成正常的口腔运动,包括吸吮、吹气和咀嚼等,导致吞咽不完全,唾液分泌增多。语言疗法可以帮助训练患者的口腔运动协调能力,常用的手段有声学评估、构音造影、言语听觉评估等。
4.舌肥大
舌肥大可能是由遗传因素或其他潜在疾病引起的,使舌头体积增大,占据更多口腔空间,妨碍正常吞咽和咀嚼。手术切除部分肥大的舌组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例如舌部部分切除术。
5.神经发育迟缓
神经发育迟缓可能导致大脑对口腔肌肉的控制减弱,出现吞咽反射延迟或不完整的情况,从而引起流涎。早期干预和康复训练可以促进神经发育,改善吞咽功能,常用方法包括针灸、电刺激疗法等。
建议定期进行神经系统检查以及营养评估,监测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必要时,可咨询专业医师的意见,制定合适的康复计划,如物理治疗或职业治疗,以改善吞咽功能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