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11 883人阅读
问题描述: 肝外胆管扩张没有症状
医生回答(1)
李常月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病情分析:肝外胆管扩张但无症状时,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定期复查即可。但如果出现腹痛、腹部肿块、黄疸、皮肤瘙痒或陶土色粪便等症状,则需及时就医。
1.腹痛
肝外胆管扩张时,由于炎症刺激周围组织和神经,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腹痛的症状。腹痛可能发生在上腹部或右上腹部,疼痛程度可轻可重。
2.腹部肿块
当肝外胆管扩张至一定程度后,在影像学检查中会显示为异常增大的区域,因此会出现腹部肿块的现象。肿块通常位于右上腹部,触诊时边缘清晰,有时伴有压痛。
3.黄疸
肝外胆管扩张会导致胆汁流动受阻,胆红素逆流入血,进而引发黄疸。黄疸通常表现为皮肤和眼白部分发黄,严重时可能出现小便颜色加深的情况。
4.皮肤瘙痒
胆盐等代谢产物无法正常排出体外,会在体内蓄积并随血液流遍全身,从而引起皮肤瘙痒的症状。瘙痒感通常出现在皮肤干燥处,如小腿、背部等,且难以通过简单的行为缓解。
5.陶土色粪便
肝外胆管扩张影响胆汁排泄,使胆汁减少进入肠道,进而影响脂肪类食物的消化吸收,导致大便颜色变浅。粪便的颜色从正常的黄色变为白色或灰白色,质地较硬,常伴有腹泻或便秘交替发生。
针对肝外胆管扩张但无症状的情况,建议进行超声波检查以评估胆道结构。对于有症状者,应考虑CT扫描或MRI以获得更详细的诊断信息。针对此情况,可以遵医嘱使用熊去氧胆酸片促进胆汁分泌,必要时可通过手术切除病变组织。患者平时应注意避免高脂饮食,保持规律的运动,有助于改善胆汁的代谢和排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