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10
问题描述: 婴幼儿胃食管反流病最常见的病因是
医生回答(2)
孙卓林 主治医师
全科
病情分析:婴幼儿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可能涉及遗传因素、胃动力障碍、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减弱、幽门螺杆菌感染以及先天性食管裂孔疝等。鉴于该疾病的复杂性和对患儿的影响,建议及时带孩子就医以获得专业的评估和治疗。
1.遗传因素
由于家族中存在易感基因,导致个体对胃食管反流病的易感性增加。针对这类人群,可考虑使用促胃肠动力药进行治疗,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
2.胃动力障碍
胃动力障碍是指胃部肌肉收缩能力下降,无法有效将食物推送至小肠,从而引起胃内容物逆流入食管。这会导致胃酸和消化酶回流到食管,刺激食管黏膜,引起炎症反应。对于这种情况,可以遵医嘱服用抑酸药物来改善症状,比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钠等。
3.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减弱
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减弱使贲门口松弛,失去正常抗反流屏障作用,导致胃内容物易于逆流进入食管。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促进胃排空的药物,如甲氧氯普胺片、多潘立酮片等,以减少胃内容物潴留,降低反流风险。
4.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引起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导致胃排空减慢,进而引发胃食管反流。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通常采用三联疗法或四联疗法,例如胶体果胶铋胶囊联合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以及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枸橼酸铋钾颗粒等。
5.先天性食管裂孔疝
先天性食管裂孔疝指膈肌处的缺损未完全闭合,致使胃通过缺损上移至胸腔内。胃离心腔距离缩短,当腹压增高时更易发生反流。手术修补膈肌裂孔是治疗先天性食管裂孔疝的主要方法,如开腹手术中的膈疝修补术。
建议定期监测患儿体重增长情况,以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必要时,还可配合医生完善电子胃镜、钡餐造影等检查,以便于进一步了解病情。
汉森制药 医师
湖南汉森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消化内科
病情分析:婴幼儿胃食管反流症是一种胃肠动力疾病,其发病机制有防止反流屏障失常、食管蠕动功能障碍、食管及胃的解剖学异常等。
婴幼儿胃食管反流症在1岁内常见,主要表现溢乳或呕吐,一般9—24月好转,大多数无须治疗。但在1岁以内的婴儿生长发育是一生中最快的第一个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内摄入量不足,营养缺乏,会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所以积极的寻找病因,及时处理,减少患儿呕吐和食管炎的发生。
传统的体位疗法可以减少反流次数,但见效慢,所以药物治疗在婴幼儿胃食管反流症的治疗中很重要,临床推荐使用纯中药制剂四磨汤口服液进行治疗。
四磨汤口服液可以快速排除积滞、增强消化功能;该方主要由木香、枳壳、乌药、槟榔组成,研究表明:枳壳可促进胃肠节律运动并改善肠微循环;木香、乌药有持续温和的促进肠蠕动作用;槟榔能促进胃肠上皮细胞分泌,加强胆囊收缩,促进胆汁排泄 。因此,本方具有增强胃肠蠕动、 促进消化液分泌 、调节胃肠功能、排除胃肠积液作 用 ,具有全消化道促动力作用,其作用温和 ,口味好 ,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