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下垂是怎么引起的,多大的人得这个病

2021-08-06 123人阅读

问题描述: 胃下垂是怎么引起的,多大的人得这个病

医生回答(1)

病情分析:胃下垂可能是由于饮食不当、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浅表性胃炎、长期精神紧张、腹壁肌肉松弛等原因导致的,多见于中年以上人群。患者需要及时就医以确定具体原因并接受适当治疗。
1.饮食不当
不良饮食习惯如暴饮暴食、食物摄入过多导致胃部负担过重,进而影响其正常功能。调整饮食结构和习惯,少量多餐,可改善症状。
2.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导致胃黏膜炎症反应,长期存在可能导致胃动力减弱,引起胃下垂。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主要治疗方法,可通过口服抗生素进行治疗,如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等。
3.慢性浅表性胃炎
慢性浅表性胃炎时由于胃黏膜受到损伤,胃张力降低,当胃蠕动时就会出现胃下垂的现象。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奥美拉唑肠溶片、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等药物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
4.长期精神紧张
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影响胃肠运动功能,导致胃下垂的发生。放松心情,适当转移注意力,减轻压力,有助于缓解症状。必要时也可以遵医嘱服用抗焦虑药,如盐酸帕罗西汀片、氯硝西泮片等。
5.腹壁肌肉松弛
腹壁肌肉松弛可能会影响对内脏器官的支持作用,导致胃下垂。加强腹肌锻炼可以增强腹壁肌肉力量,如仰卧起坐、腹部收缩动作等。
建议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同时注意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避免过度进食或暴饮暴食。对于有胃下垂症状的人群,应考虑进行电子胃镜、钡餐造影等检查,以评估胃下垂的程度和具体情况。

2024-01-13 举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