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利尿激素对尿量的影响

2021-07-20 516人阅读

问题描述: 抗利尿激素对尿量的影响

医生回答(2)

病情分析:

抗利尿激素对尿量的影响主要是促进肾脏远端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达到浓缩尿液的目的。

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并分泌的一种内分泌激素,主要是作用于肾脏远端小管和集合管,促进肾脏远端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达到浓缩尿液的目的。如果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可能会导致尿崩症,患者会出现口渴、大量饮水、排尿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出现脱水、休克等现象。

如果出现尿崩症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醋酸去氨加压素片、卡马西平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也要注意合理膳食,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2023-07-25 举报

病情分析:抗利尿激素对尿量的影响主要是增加和减少,有以下两个情况,第一种?如果抗利尿激素增加的话尿量就会减少。其次抗利尿激素又称加压素,是调节机体水分代谢的重要激素。其主要功能是提高肾脏对水的通透性,增加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吸收。同样第二种如果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患者有大量尿排泄,即尿崩症。如果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就会减少。

2021-08-04 举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