趾长屈肌腱损伤症状

2021-08-05 426人阅读

问题描述: 趾长屈肌腱损伤症状

医生回答(1)

病情分析:趾长屈肌腱损伤可能表现为足趾屈曲无力、被动伸展时疼痛、肿胀、皮下瘀血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活动受限。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以评估肌腱损伤的严重程度并接受适当的治疗。
1.足趾屈曲无力
当患者存在趾长屈肌腱损伤时,会导致肌肉收缩功能障碍,从而引发足趾屈曲无力的症状。此症状通常发生于受损的趾长屈肌腱处,即脚趾根部。
2.被动伸展时疼痛
由于炎症因子刺激周围组织,导致局部充血水肿,进而出现被动伸展时疼痛的现象。这种不适感源于受伤区域的直接压力,位于跖趾关节附近。
3.肿胀
肿胀主要是由于炎症反应和软组织损伤引起的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液体积聚在受损区域。肿胀通常发生在受损的趾长屈肌腱周围,可能伴有温度升高。
4.皮下瘀血
皮下出血是由于血液从毛细血管渗出到周围的组织间隙中,这是由于损伤导致微血管破裂所致。这些出血通常出现在受损区域的浅表层,如趾长屈肌腱的下方。
5.活动受限
活动受限是因为患处受到炎症因子的影响,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受阻,从而影响了正常的运动功能。此类患者的活动范围可能会减少,特别是在尝试弯曲或伸直受影响的脚趾时更为明显。
针对趾长屈肌腱损伤,建议进行MRI或超声波检查以评估肌腱状况。治疗措施包括物理疗法、非甾体抗炎药或在严重情况下手术修复。在康复过程中,应避免剧烈运动,注意休息,同时遵循医嘱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

2024-01-25 举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