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15 591人阅读
问题描述: 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
医生回答(1)
任正新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全科
病情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可以采用抗凝治疗、降纤治疗、溶栓治疗、血管扩张术、血管成形术等方法进行。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立即就医。
1.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通过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来抑制血小板活化和黏附,从而防止血液凝固,通常为口服给药。此措施有助于预防新的血栓形成,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有益,因为其可减少血液凝固,改善血液循环。
2.降纤治疗
降纤治疗主要是应用注射用降纤酶、注射用重组人组织型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剂等药物降低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含量,一般静脉滴注。此措施能够促进已经形成的微血栓溶解,增加侧支循环,进而缓解因缺血导致的不适症状。
3.溶栓治疗
溶栓治疗是利用溶栓药物如尿激酶、链激酶等快速分解堵塞血管的血栓,通常需紧急情况下静脉给予。该方法针对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具有一定的效果,能迅速恢复血流供应,挽救更多受损大脑区域。
4.血管扩张术
血管扩张术是在X线监控下将球囊导管送至狭窄部位后充盈球囊,使狭窄段血管壁受压向外隆起而达到扩大口径目的的一种手术方式。本操作适用于颅内大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所致缺血性卒中患者,旨在恢复血流正常分布状态以减轻缺血程度并促进功能恢复。
5.血管成形术
血管成形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医生会插入一根细长的导管进入受影响的血管,然后使用一个特殊的球囊膨胀它来打开狭窄或阻塞的部分。该措施适合于治疗由于动脉硬化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血管狭窄或阻塞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其他身体部位供血不足。
建议定期监测血压及血脂水平,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同时,应保持均衡饮食,限制高盐、高脂食物摄入,以减少心血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