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型颈椎病症状

2021-07-11 564人阅读

问题描述: 脊髓型颈椎病症状

医生回答(1)

病情分析:脊髓型颈椎病可能表现为下肢无力、行走不稳、排尿障碍、便秘、性功能障碍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表明神经受压,建议尽快就医以评估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1.下肢无力
脊髓型颈椎病是由于椎间盘突出、骨刺形成等原因导致压迫脊髓,使神经传导受阻。当脊髓受损时,会导致下肢肌肉失去正常运动控制,从而出现下肢无力的症状。这种症状通常表现在大腿、小腿和足部,可能伴有麻木感或刺痛。
2.行走不稳
行走不稳可能是由脊髓受到压迫引起的脊髓功能紊乱所致。脊髓负责调节身体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当其被压迫时,这些功能可能会受到影响,进而引发行走不稳的现象。患者在行走时会感到摇晃不定,甚至有跌倒的风险,尤其是在走斜坡或狭窄的地方更为明显。
3.排尿障碍
排尿障碍多是由脊髓受压引起膀胱和肛门括约肌的功能失调所导致的。脊髓是控制膀胱和肛门括约肌的重要中枢神经系统部分,当其受到压迫时,这些肌肉无法正常工作,就会出现排尿困难的情况。这类症状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失禁等,严重者可能出现尿潴留。
4.便秘
便秘的发生与脊髓受压导致的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有关。自主神经系统控制着肠道的蠕动和分泌,当其功能受影响时,就可能导致大便排出不畅。患者可能经历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结以及排便费力等情况。
5.性功能障碍
性功能障碍主要是因为脊髓受压影响了大脑与生殖器官之间的神经信号传递。这使得控制勃起和射精的神经元不能正常工作,从而导致性功能障碍。男性患者可能出现阳痿或射精障碍,女性则可能出现性欲减退或阴道干燥等问题。
针对脊髓型颈椎病,建议进行磁共振成像(MRI)以评估颈部结构异常情况。治疗措施可能包括物理疗法、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阿司匹林肠溶片等口服药物治疗,必要时可考虑手术干预,如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患者应避免长时间低头姿势,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定期进行颈部保健操,有助于减轻症状并预防病情进展。

2024-03-18 举报
相关推荐
脊髓颈椎病典型症状
脊髓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退变结构压迫脊髓或压迫供应脊髓的血管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主要包括肢体麻木无力、肢体协调性变差、大小便功能障碍、胸腹部束带感、病理反射阳性等症状。具体如下:1、肢体麻木无力:患者常感到下肢无力,行走时发紧、沉重,有踩棉花感,上肢也可能出现麻木、无力,拿东西不稳。治疗时,患者需减少颈部活动,避免劳累。可通过物理治疗,如颈椎牵引、按摩、理疗等,减轻脊髓压迫,缓解症状。2、肢体协调性变差:患者手部精细动作变得困难,如系扣子、写字等动作不灵活,行走时容易摔倒。治疗需改善颈椎生理曲度,减轻对脊髓的刺激。可佩戴颈托,固定颈部,同时进行康复训练,提高肢体协调性。3、大小便功能障碍:病情严重时,会影响大小便功能,出现尿频、尿急、排尿困难或便秘等症状。治疗应尽快解除脊髓压迫,可考虑手术治疗。在手术前后,可配合药物治疗,促进神经功能恢复。4、胸腹部束带感:患者感觉胸部或腹部像被带子勒紧一样,有束带感,呼吸也可能受到一定影响。治疗可采用药物营养神经,缓解不适症状。同时进行颈部康复锻炼,增强颈部肌肉力量,稳定颈椎。5、病理反射阳性:通过专业检查,可发现患者出现霍夫曼征、巴宾斯基征等病理反射。治疗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决定,轻者可保守治疗,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重者则需手术解除脊髓压迫,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要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长时间低头看手机、电脑等。工作或学习一段时间后,应适当活动颈部,进行颈部伸展运动。选择合适的枕头,高度以自己的一拳高为宜,保持颈椎正常生理曲度。注意颈部保暖,避免受凉。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陈坚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上滑加载更多

以上医疗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必要请到线下就医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feedback@mail.39.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