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双下肢抖动的原因

2021-07-11 793人阅读

问题描述: 新生儿双下肢抖动的原因

医生回答(1)

病情分析:新生儿双下肢抖动可能是维生素D缺乏、低血糖症、缺钙、先天性肌张力低下或脑损伤后遗症导致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评估和治疗。
1.维生素D缺乏
由于日光照射不足、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导致体内维生素D水平下降,影响神经肌肉发育和血液中钙磷代谢,进而引起痉挛抽搐。可通过医生指导使用维生素AD滴剂、维生素D3软胶囊等药物进行补充。
2.低血糖症
低血糖症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过低,导致大脑无法获得足够的能量供应,从而出现颤抖等症状。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过多或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所致。轻度低血糖可以通过口服含糖食物如糖果来纠正,重度则需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
3.缺钙
缺钙会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引起肌肉抽搐,当累及到腿部时就会表现为双下肢抖动的现象。补钙是改善缺钙引起的不适的主要手段,可遵医嘱服用碳酸钙片、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等药物。
4.先天性肌张力低下
先天性肌张力低下由遗传因素或其他未明原因引起,导致肌肉收缩无力,易疲劳,因此会引起双下肢抖动的情况发生。针对先天性肌张力低下的治疗主要是物理疗法和康复训练,必要时也可遵照医师的意见用营养神经类药如甲钴胺片、维生素B12片等药物进行缓解。
5.脑损伤后遗症
如果患儿存在颅内出血、缺氧缺血性脑病等,在出生后可能会遗留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包括肢体震颤。对于脑损伤后遗症,需要综合运用物理疗法、职业疗法以及行为干预等多种策略进行管理。
建议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睡眠质量,以排除潜在的睡眠障碍。必要的实验室检测可能包括电解质分析和甲状腺功能测试,以进一步评估电解质失衡和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可能性。

2024-04-06 举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