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07 851人阅读
问题描述: 凝血酶时间偏低是什么情况
医生回答(3)
郑永江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血液内科
病情分析:
凝血酶时间偏低可能是由于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血友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原因引起。
1、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
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会导致纤维蛋白原的合成减少,从而出现凝血酶时间偏低的情况。
2、血友病
血友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由于基因突变导致凝血因子VIII或IX的合成减少,从而出现凝血酶时间偏低的情况。
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指在多种疾病的基础上,发生的一种微血管体系受损,从而引起凝血功能障碍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除此之外,还可能是肝硬化、维生素K缺乏症等原因引起的,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王巍 主任医师
长春市中心医院 血液内科
病情分析:凝血酶时间偏低是可能于患者的自己血液中的血脂过高有关,也可能是血栓栓塞性疾病导致的。需要根据检查结果和患者的症状体征等综合判断。
如果平常饮食长期过于肥厚油腻,就有可能导致凝血酶时间偏低,根据症状和检查偏低的多少确定病因,凝血酶有时候也可能检查有波动,偶尔如果是有一点偏低也可能是正常的,可以复查。起床可以饮食清淡,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避免过度紧张焦虑或是饮食辛辣生冷肥厚油腻。
杨方方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肿瘤血液科
病情分析:凝血酶时间偏低一般情况下无太大临床意义,而TT值延长,超过正常对照值3秒以上则具有临床意义。TT延长主要反映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减少或结构异常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的存在,肝硬化或急性爆发性肝功能衰竭合并DIC时,TT是一个常用的检测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