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全丙种球蛋白低下血症有什么好的治疗措施吗?

章少帅
城关医院 内科

原则是用替代疗法,补充病人不能产生的抗体。
方法是周期性地肌肉注射人血清免疫球蛋白,剂量为γ球蛋白每月0.7ml/kg。正常血清IgG约12.0g/L。此方案虽只能维持病人血清IgG在2.0g/L水平,但有明显的治疗作用。长年反复注射,会引起局部注射部位瘢痕形成,偶尔发热、皮疹、荨麻疹、哮喘和血压下降等休克样反应,应及时按过敏性休克处理。部分肌肉注射γ球蛋白无效或因疼痛不能耐受的病人,可连续静脉输入血浆10ml/kg,以提高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另外,尚可每月静脉输入免疫球蛋白600ml/kg;输入前给予抗组织胺药或氢化考的松,能明显减少球蛋白的副作用[7]。对各种感染宜于抗生素治疗。甲氨苄啶与磺胺甲恶唑联用对因IgA缺乏的慢性鼻窦和肺部感觉有效。

2009-07-22 06:51 举报
先天性全丙种球蛋白低下血症 就诊必看
就诊科室: 儿科
是否医保:
治疗费用:
就诊准备:
并发疾病:
相关检查:
相关问答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贵阳性病医院 乌鲁木齐男科医院 贵阳妇产科医院 石家庄白癜风医院 上海皮肤科医院 武汉珂信肿瘤医院 青岛天道中医医院 昆明不孕不育医院 贵阳眼科医院 武汉京都结石泌尿外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