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检查

2009-04-27

问题描述: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检查

医生回答(2)

病情分析:根据你的描述情况,孩子已经四岁,临床出现,走路不是十分稳。有时喜欢尖叫。大声叫人名,唱歌。语言不是十分清晰,考虑胆红素脑病导致的后遗症 。孩子CT检查出现松果体区大脑大静脉略抗大,还没有特效药物治疗,病情可能继续发展,有可能导致出血,建议采用介入封堵治疗。

2018-09-23 举报

病情分析: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检查
严重黄疸的基础上出现嗜睡、吸吮反射减弱和肌张力减退,或两眼凝视,阵发性肌张力增高;重者两手握拳、前臂内旋,角弓反张、有时尖声哭叫。

血清胆红素水平与胆红素脑病

游离胆红素(即未结合胆红素在血中未与白蛋白结合的部分)具有较强的亲脂性,可透过细胞膜,当它进入脑组织后,可产生胆红素的毒性作用而致胆红素脑病。胆红素的神经毒性作用是阻断脑细胞线粒体的氧利用,使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的偶联作用解离,使脑细胞的"呼吸"和能量产生受到抑制,从而影响脑的正常功能。

在临床上通常以血清胆红素浓度来估计胆红素脑病的危险性,一般认为在血清总胆红素浓度高于342mmol/L(20mg/d1)时则有发生胆红素脑病的危险。但实际上,血清胆红素浓度并不能准确判断胆红素脑病的危险性,因为影响胆红素入脑的因素中,主要是血清游离胆红素的浓度,以及其他多种因素共同起作用。

由于目前临床上未能普遍检测血清游离胆红素浓度,还没有一个可行的指标能准确预测胆红素脑病的发生,而以血清总胆红素的水平预测胆红素脑病的危险性尚算简单可行。因此如能正确地测定血清胆红素浓度,仍可以其作为预测胆红素脑病危险性的指标之一,用以指导治疗。

2009-07-10 举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