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颅压综合症怎么补液?

2019-03-18

问题描述: 低颅压综合症怎么补液?

医生回答(2)

病情分析:已经在医院确诊是低颅内压综合征,现在应该及时的去正规的医院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进行治疗。平时可以补液及继续营养神经治疗的,至于麻木,配合中医针灸治疗,多注意休息及清淡营养饮食,不要熬夜、劳累,不要吃辛辣肥甘厚腻食物。配合医生调理,有利于身体健康。

2019-03-18 举报

病情分析:低颅压综合征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颅内脑脊液压力过低,以体位性头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患者坐位或站立时头痛加重,卧位时有所减轻和消失,可伴头痛、恶心、呕吐、眩晕、耳鸣、视力障碍、颈项强直、精神症状等了解疾病
咨询专家、收藏、评论文章 戳这里注册~ 立即注册
低颅压综合征


范存刚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

杨立波副主任医师
沧州市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
概述
低颅压综合征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颅内脑脊液压力过低,以体位性头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患者坐位或站立时头痛加重,卧位时有所减轻和消失,可伴头痛、恶心、呕吐、眩晕、耳鸣、视力障碍、颈项强直、精神症状等。
是否医保

就诊科室
神经内科、神经外科
病因
低颅压综合征分两类:一类为继发性低颅压综合征,多见于腰椎穿刺、脊髓造影或麻醉后、脑部手术、脊髓手术、脑脊髓外伤、糖尿病昏迷、过度通气、尿毒症等;另一类为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此类患者通常找不到明确的病因。
临床症状
体位性头痛,坐位、站立或活动时加重,卧位时有所减轻和消失,可伴恶心、呕吐等。
危害
本病可引起视力障碍、精神症状。
检查
脑脊液检查、磁共振成像、椎管造影等。
诊断
根据体位性头痛,伴有恶心、呕吐、眩晕等表现,结合脑脊液检查、磁共振成像等可诊断。
饮食建议
以清淡、易消化饮食为主;多饮水或适当补液,促进脑脊液分泌,有助于缓解头痛症状。
治疗原则
大部分低颅压患者通过平卧和容量补充等保守疗法可以恢复正常,或者临时给予激素治疗。
治愈性
低颅压综合征通常为良性过程,经保守治疗后大部分可缓解。
典型症状
低颅压综合征最突出的临床表现是体位性头痛,坐位、站位或活动时加重,卧位时有所减轻和消失。起病呈急性、亚急性,偶尔慢性,头痛除与体位有关外,在大笑、咳嗽、颈静脉压迫、瓦尔萨尔瓦(Valsalva)动作时减轻。头痛一般位于颞枕部,有时波及全头或向肩、颈放射,多为钝痛。除头痛外,尚有恶心、呕吐、厌食、颈痛、眩晕、水平眼震、听力改变、溢乳、面部麻木、面部无力、上肢神经根痛等。
诊断依据
典型表现为体位性头痛,可伴有恶心、呕吐、眩晕、耳鸣、视力障碍、颈项强直等症状,腰穿脑脊液压力低于60mmH2O可明确诊断低颅压。颅脑磁共振成像表现为硬膜广泛强化、蛛网膜下隙增宽、静脉窦扩张、硬膜下积液、垂体充血肿胀、脑位下移等。
治疗方针
首先针对病因治疗。对于不能明确病因的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大部分患者通过平卧和容量补充等保守疗法可以恢复正常。保守治疗无效者应考虑硬膜外自体血填充治疗。
药物治疗
补充容量包括静脉或口服补液,增加盐分摄入,使用糖皮质激素或盐皮质激素。
其他治疗
保守治疗无效即要考虑硬膜外自体血片治疗。
预后情况
低颅压综合征通常为良性过程,经保守治疗后大部分可缓解。
日常护理
平卧休息,不睡枕头,必要时采用头低足高位。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2019-03-18 举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