憋尿引起尿失禁

2019-01-23 844人阅读

问题描述: 憋尿引起尿失禁

医生回答(3)

病情分析:

憋尿引起尿失禁可能是由于尿道括约肌功能异常、膀胱逼尿肌功能异常、盆底肌功能异常等原因引起的。

1、尿道括约肌功能异常

如果长时间憋尿,可能会导致尿道括约肌功能异常,从而引起尿失禁。

2、膀胱逼尿肌功能异常

如果长时间憋尿,可能会导致膀胱逼尿肌功能异常,出现尿急、尿频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尿失禁的现象。

3、盆底肌功能异常

如果长时间憋尿,可能会导致盆底肌松弛,出现尿失禁的现象,同时可能会伴随腹部下坠感、盆腔疼痛等不适症状。

除此之外,也可能是逼尿肌损伤、神经系统病变等原因引起的。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2023-07-24 举报

病情分析:你好,根据你的描述,考虑是有尿路感染。建议到医院检查,遵医嘱用药治疗,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喝水,不能长期憋尿。

2019-01-23 举报

病情分析:你好,女性,长期憋尿引起尿失禁,还伴有尿急,尿不尽,应该是尿道炎,可以口服泌炎灵胶囊 ,或者诺氟沙星胶囊和呋喃旦啶。你好,在喝药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多喝水,减少憋尿,锻炼膀胱肌,做肛提肌收缩,增强膀胱肌的收缩功能。

2019-01-23 举报
展开更多
相关推荐
尿失禁憋尿的方法有什么
尿失禁憋尿的方法包括定时排尿、膀胱训练、骨盆底肌肉锻炼、心理放松技巧、饮食调整。具体分析如下:1.定时排尿:定时排尿是一种有效的管理尿失禁的方法。患者可以设定固定的时间间隔进行排尿,比如每两小时一次。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逐渐训练膀胱的容量和控制能力,减少突发性尿意的发生。定时排尿还可以帮助患者建立规律的排尿习惯,减少因憋尿造成的膀胱过度扩张,从而降低尿失禁的风险。2.膀胱训练:膀胱训练是一种通过逐渐延长排尿间隔来增强膀胱控制能力的方法。患者可以从短时间的间隔开始,逐步增加到更长的时间。此方法需要耐心和坚持,通常需要几周到几个月的时间才能见效。通过膀胱训练,患者可以提高对尿意的感知能力,增强膀胱的储尿能力,从而有效减少尿失禁的发生。3.骨盆底肌肉锻炼:骨盆底肌肉锻炼如凯格尔运动可以增强控制排尿的肌肉力量。通过定期进行这些锻炼,患者可以改善骨盆底肌肉的张力和耐力,从而提高对尿意的控制能力。这种锻炼简单易行,患者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随时进行,长期坚持会显著改善尿失禁的症状。4.心理放松技巧:心理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可以帮助患者缓解因尿失禁带来的焦虑和压力。心理状态对膀胱功能有重要影响,焦虑可能导致膀胱过度活跃。通过放松技巧,患者可以降低心理负担,改善整体的生活质量,从而间接帮助控制尿失禁的情况。5.饮食调整:饮食调整也是管理尿失禁的重要方面。某些食物和饮料如咖啡、酒精、辛辣食物可能刺激膀胱,导致尿失禁加重。患者可以通过记录饮食和尿失禁的关系,找到适合自己的饮食方案,减少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以改善膀胱健康。尿失禁是一个影响生活质量的健康问题,但通过上述方法的结合应用,患者可以有效地管理和改善症状。定期的医疗检查和专业指导也是不可或缺的,帮助患者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应对策略。

李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上滑加载更多

以上医疗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必要请到线下就医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feedback@mail.39.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