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13 739人阅读
问题描述: 浅表性慢性胃窦炎吃什么药
医生回答(2)
方霖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消化内科
病情分析:
浅表性慢性胃窦炎吃什么药,需要根据病因进行判断。浅表性慢性胃窦炎可能是由于幽门螺杆菌感染、不良饮食习惯、胆汁反流等原因引起的。
1、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指幽门螺杆菌经口腔进入人体后,定居在胃黏膜。感染后可引起一系列胃肠道疾病,从而出现浅表性慢性胃窦炎的情况。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胶体果胶铋胶囊、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在饮食上要注意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2、不良饮食习惯
经常吸烟、喝酒、喝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会对胃黏膜造成损伤,从而引起浅表性慢性胃窦炎的情况。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硫糖铝片、枸橼酸铋钾胶囊、多潘立酮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清淡饮食,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3、胆汁反流
胆汁反流是指胆汁从十二指肠反流到胃,从而引起胃黏膜发生慢性炎症、糜烂甚至溃疡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铝碳酸镁片、枸橼酸铋钾胶囊、熊去氧胆酸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在饮食上要注意避免吃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炸鸡等。
除此之外,浅表性慢性胃窦炎还可能是由于长期精神压力大、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等原因引起的。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杨立志 副主任医师
商丘市睢阳区中医院 内科
病情分析:在慢性胃炎中,最常见的是慢性胃窦炎,也叫做B型胃炎,占90%,由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所引起,仅有少数由于其它病因包括胆汁反流、消炎药物、吸烟及酒癖等所致。
幽门螺杆菌可借自身鞭毛运动定居于胃窦粘膜小凹处及其附近上皮表面,并能分泌毒素引起较重炎症,损伤上皮细胞膜。还分泌多种毒素渗透入粘膜而致中性粒细胞浸润,可形成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胃窦炎的饮食治疗原则是调整胃的各项功能,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吃饭时要细嚼慢咽,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饮食宜清淡,少刺激性,晚餐勿过饱,待食物消化后再睡觉。否则,会增加胃部不适感。在平时饮食中尽量做到清淡、少油腻、少脂肪过高的食物,如肥肉、奶油、油煎食物能延缓胃的排空,易增加腹部饱满感。应减少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洋葱、咖喱、胡椒粉、芥末粉、浓咖啡等均不利于胃粘膜炎症的恢复,不应食用。对胃酸分泌减少者,如萎缩性胃炎,可给予浓肉汤、鸡汤等味道鲜美的食物,以刺激胃酸分泌,促进食欲,对高酸性胃炎(胃酸分泌过多者)应禁用肉汤、鸡汤以及过多的鲜味食品。可将肉类煮熟去汤后再烹制。食物要做得细、碎、软、烂。烹调的方法多采用蒸、煮、烩、炖与煨等。要注意食用具有营养的食物,多吃些高蛋白食物及高维生素食物,保证机体的各种营养素充足,防止贫血和营养不良,对贫血和营养不良者,应在饮食中增加富含蛋白质和血红素铁的食物,如瘦肉、鸡、鱼、肝、腰等内脏。高维生素的食物带有深色的新鲜蔬菜及水果,如绿叶蔬菜、西红柿、茄子、红枣等。要注意食用酸碱平衡,当胃酸分泌过多时,可喝牛奶、豆浆、吃馒头或面包以中和胃酸,当胃酸分泌减少时,可用浓的肉汤、鸡汤、带酸味的水果或果汁,以刺激胃液的分泌,帮助消化,要避免引起腹部胀气和含纤维较多的食物,如豆类、豆制品、蔗糖、芹菜、韭菜等。当患有萎缩性胃炎时,宜饮酸奶,因酸奶中的磷脂类物质会紧紧地吸附在胃壁上,对胃粘膜起保护作用,使已受伤的胃粘膜得到修复,酸奶中特有的成份乳糖分解代谢所产生的乳酸和葡萄糖醛酸能增加胃内的酸度,抑制有害菌分解蛋白质产生毒素,同时使胃免遭毒素的侵蚀,有利于胃炎的治疗和恢复。
对螺旋杆菌引起慢性胃窦炎应进行药物治疗。当口服抗菌素治疗某些炎症性疾病时,应同时饮用酸奶,即补充了营养,又避免了抗菌素对人体产生的副作用,因为酸奶中含有大量的活性杆菌,可以使抗菌素药物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现象重新获得平衡,同时保护了胃粘膜。平时一定要把握进餐量,不能因喜好的食物而多吃,一定要少吃多餐,以增进营养,减轻胃部负担为原则,同时要禁忌烟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