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26 524人阅读
问题描述: 糖尿病会引起胃出血吗
医生回答(2)
赵曙光 副主任医师
太和县人民医院 急诊医学科
病情分析:
糖尿病可能会引起胃出血,但一般是由于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引起的。
糖尿病是一种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的,可能与遗传因素或者饮食因素有关,会导致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轻等症状。如果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可能会导致胃肠道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血管舒缩功能不稳定、微血管病变等,就可能会出现胃黏膜糜烂、溃疡和出血等胃部表现,导致胃出血。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二甲双胍、格列齐特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生长抑素、奥曲肽等药物抑制胃肠道出血。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可以通过胃镜检查、血糖检查等方式明确诊断。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食用糖分含量高的食物,如巧克力、糖果等。
康同全 主治医师
病情分析: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出现胃轻瘫。
糖尿病引起的植物神经病变可导致胃肠动力障碍,而胃轻瘫则是指胃排空延迟或不能,这使得食物在进入小肠前滞留在胃中。胃排空受多种因素调控,如迷走神经张力、胃肠道激素以及胃壁的内在张力。糖尿病患者常伴随自主神经系统的受损,尤其是迷走神经功能减退,这会影响胃的运动模式,使其失去正常的节律性和协调性,进而导致胃排空障碍。此外,高血糖状态下,葡萄糖透过细胞膜的能力下降,使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失衡,进一步加重了胃壁水肿和炎症反应,也对胃的正常生理功能产生负面影响。胃轻瘫的症状包括腹胀、早饱感、恶心呕吐等,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体重减轻和营养不良。治疗通常需要综合考虑口服降糖药调整、促进消化道动力的药物以及改善生活方式等措施。
如果患者存在长期未控制好的高血糖状态,则会增加感染的风险,从而诱发胃溃疡的发生率增加,导致胃黏膜损伤引起胃出血的现象发生。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遵循医嘱进行药物管理至关重要。同时,应注意饮食调节,避免高脂、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减少胃部不适症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