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10
问题描述: 钙化脑膜瘤
医生回答(2)
姜文新 主治医师
病情分析:钙化型脑膜瘤:脑膜瘤是起源于脑膜及脑膜间隙的衍生物。它们可能来自硬膜成纤维细胞和软脑膜细胞,但大部分来自蛛网膜细胞,也可以发生在任何含有蛛网膜成分的地方,如脑室内脑膜瘤来自于脑室内的脉络丛组织。 脑膜瘤属良性肿瘤,生长慢、病程长。内皮细胞型包含砂粒型脑膜瘤,瘤内钙化形成砂样体为特征,X线平片可显示肿瘤钙化影像。脑膜瘤发生钙化可能是由于肿瘤组织中的碱性磷酸酶含量升高所致,多见于良性脑膜瘤、血供不太丰富或病程缓慢者。
易茶敏 主治医师
病情分析:脑膜瘤、很常见,是起源于脑膜及脑膜间隙的衍生物,发病率占颅内肿瘤的19.2%,居第2位,仅次于胶质瘤。成年较多,发病高峰年龄在45岁,女性:男性为2:1。脑膜瘤原发于蛛网膜内皮细胞,凡属颅内富于蛛网膜颗粒与蛛网膜绒毛之处皆是脑膜瘤的好发部位。矢状窦旁,大脑凸面,大脑镰旁者多见,其次为蝶骨嵴、鞍结节、溴沟、小脑桥脑角与小脑幕等部位,生长在脑室内者很少,也有异位的脑膜瘤,偶见于颅骨板障、额窦、鼻腔头皮下或颈部,系来自异位的蛛网膜组织,并非转移,脑膜瘤有多发性,约占1%~2%,幕上脑膜瘤远多于幕下。病因:脑膜瘤的发生可能与一定的内环境改变和基因变异有关,并非单一因素造成。好发部位:依次为、矢状窦旁,大脑凸面约占50%、鞍结节、筛窦、海绵窦、桥小脑角、小脑幕等。分类:按病理学特点分为:内皮型或纤维型、血管型、砂粒型、混合型或移行性、恶性脑膜瘤、脑膜肉瘤。一般将前5种归类于良性脑膜瘤的范畴,以血管型脑膜瘤最常发生恶变,多次复发者亦应考虑恶变可能。临床表现良性脑膜瘤生长慢,病程长,其出现早期症状平均约为2.5年长者可达6年之久,一般来讲,肿瘤平均年增长体积为3.6%,肿瘤的膨胀性生长,往往以头痛和癫痫为首发症状,依肿瘤部位不同,可以出现视力、视野、嗅觉或听觉障碍及肢体运动障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