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13
问题描述: 艾灸治疗脚痛风
医生回答(2)
柴东东 主治医师
病情分析:艾灸足三里穴、艾灸血海穴、艾灸太冲穴、艾灸涌泉穴等穴位可以辅助缓解脚痛风的症状。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艾灸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取穴时伸腿屈膝,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同身寸),一般用雀啄灸的方法施以刺激。足三里穴是人体重要的保健穴位之一,具有健脾益气、通经活络的功效,能够缓解因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
2.艾灸血海穴
血海穴位于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处,可通过指压法找到此位置并进行艾灸。血海穴为足太阴脾经腧穴,主治下肢痿痹、麻木、疼痛以及皮肤病等疾患,通过艾灸此穴位可辅助改善上述不适症状。
3.艾灸太冲穴
太冲穴位于足背第一跖骨间隙的凹陷处,患者通常采取正坐位或仰卧位,然后暴露足部,于第一跖骨间隙的凹陷处取穴即可。太冲穴属足厥阴肝经,具有平抑肝阳、疏肝解郁的作用,对于缓解肝胆实火上攻导致的头痛目赤、耳鸣、口苦等症状有一定的作用。
4.艾灸涌泉穴
涌泉穴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第二趾趾蹼缘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与后三分之二交点凹陷中,艾灸时采用温和灸的方式。涌泉穴属于足少阴肾经,艾灸此处能起到滋阴补肾、清热降浊的效果,有助于缓解头晕、失眠多梦、咽干舌燥等不适症状。
在接受艾灸治疗期间,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及摄入高嘌呤食物如动物肝脏、海鲜等,以免尿酸水平波动过大,影响病情恢复。
钟盛华 主治医师
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泌尿外科
病情分析:
艾灸可以辅助治疗脚痛风,但不能作为主要治疗方法。
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障碍所致的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反复发作的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等,严重者可出现关节畸形或尿酸性肾结石。痛风患者可以通过艾灸缓解不适症状,如痛风石患者可通过艾灸,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症状。
但艾灸不能作为主要治疗方法,痛风患者还需遵医嘱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常用药物有吲哚美辛、双氯芬酸钠、依托考昔等,可缓解疼痛症状。此外,还可使用秋水仙碱、别嘌醇、非布司他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者出现痛风石,且痛风石较大,影响关节功能,患者可以通过手术剔除痛风石。
痛风患者日常应注意饮食,避免高嘌呤食物,如海鲜、啤酒等。同时,患者还应注意作息规律,避免熬夜,以免导致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