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15
问题描述: 14种预防接种
医生回答(2)
王焕臣 主治医师
全科
病情分析:14种预防接种包括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日咳-破伤风-白喉联合疫苗以及麻疹疫苗。这些疫苗可以有效预防相应的传染病,建议按照国家免疫规划要求,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接种。
1.卡介苗
卡介苗可增强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抵抗力,从而降低结核病的风险。新生儿出生后应尽早接种卡介苗,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通过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来抵抗乙肝病毒侵袭,保护肝脏免受病毒感染。通常按照0、1、6个月的免疫程序进行3次注射。
3.脊髓灰质炎疫苗
脊髓灰质炎疫苗能有效诱导机体产生针对该病毒的免疫力,减少瘫痪风险。婴儿应在2月龄开始口服第一剂次疫苗,按计划完成全程接种。
4.百日咳-破伤风-白喉联合疫苗
百日咳-破伤风-白喉联合疫苗能够提供多重保护,预防上述三种疾病的发生。婴幼儿应在2、4、6月龄时按时接种。
5.麻疹疫苗
麻疹疫苗中的抗原成分可以激活机体的免疫反应,产生特异性抗体以中和麻疹病毒。儿童应在一岁左右接种麻疹疫苗,通常需要两次接种才能获得长期保护效果。
若患者出现疑似感染症状或接触过相关传染病源,应及时前往医院接受专业评估和治疗。
黄诚英 副主任医师
北流市人民医院 儿科
病情分析:
一般没有14种预防接种这种说法。常见的预防接种有卡介苗、乙型肝炎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等。
1、卡介苗
卡介苗是一种减毒活疫苗,可用于预防结核病、小儿感冒等。接种卡介苗一般无明显反应,少数宝宝可能会出现局部红肿、化脓等症状,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一般在接种疫苗后2-3周会自行消失。
2、乙型肝炎疫苗
乙型肝炎疫苗是一种抗乙型肝炎病毒的疫苗,可用于预防乙型肝炎。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可能会出现发热、皮疹等不良反应,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通常在1-2天内会自行消失。
3、脊髓灰质炎疫苗
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传播,以及密切接触传播。脊髓灰质炎疫苗主要用于预防脊髓灰质炎,接种后可刺激机体产生抗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免疫力,用于预防脊髓灰质炎。
4、百白破疫苗
百白破疫苗是由百日咳疫苗、白喉疫苗、破伤风疫苗组成的,用于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该疫苗一般在宝宝3个月、4个月、5个月时接种,一共需要接种4针。
5、麻疹疫苗
麻疹疫苗是一种减毒活疫苗,可用于预防麻疹。麻疹疫苗一般在宝宝1.5岁时接种第一针,6个月时接种第二针,7岁时接种第三针。
在接种疫苗后,需要在接种处留观30分钟,如果出现发热、接种部位红肿等症状,可以及时告知医生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以上医疗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必要请到线下就医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feedback@mail.39.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