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29 936人阅读
问题描述: 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
医生回答(3)
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神经内科
病情分析:
位置性眩晕是指头部位置发生变化时,出现眩晕、眼震、恶心、呕吐等症状。位置性眩晕的患者可以通过手法复位的方式进行治疗,但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位置性眩晕可能是由于头部外伤、长期不良的姿势等原因所引起的,当头部位置发生变化时,会导致耳石脱落,从而引发位置性眩晕。对于病情比较轻微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手法复位的方式进行治疗,能够使耳石恢复到正常的位置,从而缓解不适的症状。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通过手法复位的方式治疗效果不佳,还可以遵医嘱服用异丙嗪片、盐酸苯海拉明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改善位置性眩晕引起的不适症状。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多休息,保证足够的睡眠,避免长期熬夜、过度劳累,同时也要避免进行剧烈运动。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医治疗。
李华 主治医师
病情分析:位置性眩晕可以考虑耳石复位手法、前庭神经抑制剂、抗组胺药、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方法。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尽快就医以获得专业评估和治疗。
1.耳石复位手法
耳石复位手法通常由专业医生操作,在安静、明亮且不受干扰的环境中进行。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复位技巧,如Epley法或Semont法。此方法旨在通过特定的手法移动耳石,使其回到正常位置,减轻内耳淋巴液的影响,从而缓解眩晕症状。
2.前庭神经抑制剂
前庭神经抑制剂包括苯海拉明、等药物,口服或注射给药,具体用法遵医嘱。这类药物能暂时降低前庭神经元的兴奋性,减少耳石对半规管的刺激,从而缓解眩晕。
3.抗组胺药
抗组胺药包括氯雷他定片、盐酸苯海拉明片等,口服使用,每日一次。此类药物具有抗过敏作用,可改善因耳石症引起的头晕等症状。
4.非甾体抗炎药
非甾体抗炎药常用有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口服使用,具体用量需按说明书或医师指导服用。这类药物能够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起到镇痛、消炎的作用,有助于缓解耳石症患者的疼痛症状。
5.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包括龙、甲泼尼龙等,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的方式给予。该类药物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可用于减轻内耳水肿和炎症反应,进而缓解耳石症相关的眩晕和恶心感。
除上述推荐的治疗方法外,建议患者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不动,以免加重耳石沉积。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
刘晓东 副主任医师
铁岭市第二人民医院 耳鼻喉科
病情分析:你好!良性位置性眩晕又称耳石症,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周围性前庭疾病,是最常见的源于内耳的眩晕病。当头部运动到某一特定位置时可诱发短暂的眩晕,并伴有眼震和自主神经症状。可见于各年龄段,老年人多见。该病具有自限性。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法复位、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即便手法复位成功,也不能保证将来不再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