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06
问题描述: 去甲肾上腺素功能主治
医生回答(2)
姚平闯 主治医师
病情分析:去甲肾上腺素可用于治疗休克、心源性休克、低血压、失血性休克以及感染性休克等疾病。该药物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
1.休克
因为去甲肾上腺素能收缩外周血管、回心血量增加,心脏前负荷改善,进而使心脏后负荷减轻,左心室做功减少,从而达到升压的目的。上述作用机制表明了去甲肾上腺素能够通过提高血压来缓解休克症状。对于休克患者,可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以升高血压。
2.心源性休克
由于去甲肾上腺素可以增强心肌收缩力和加快心率,有助于增加心脏排出量,改善心源性休克时的心脏泵血不足状态。上述作用机制表明了去甲肾上腺素对心源性休克的治疗效果。对于心源性休克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去甲肾上腺素进行治疗。
3.低血压
去甲肾上腺素具有α受体激动剂的作用,可以使小动脉收缩,从而增加回心血量,降低心脏前负荷,最终导致血压上升。上述作用机制解释了去甲肾上腺素如何通过收缩外周血管而提升血压。对于低血压患者,在医师监督下使用去甲肾上腺素以恢复正常血压水平。
4.失血性休克
失血性休克会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刺激压力感受器,引起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分泌去甲肾上腺素增多,收缩外周血管,升高血压,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上述作用机制阐述了去甲肾上腺素在失血性休克中的生理反应。在处理失血性休克时,应遵医嘱使用去甲肾上腺素以控制血压。
5.感染性休克
感染性休克会引起内毒素血症,刺激神经内分泌系统,导致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收缩外周血管,提高血压。上述作用机制解释了去甲肾上腺素在感染性休克中的作用机制。在感染性休克中,使用去甲肾上腺素需谨慎,应在有经验的医师指导下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去甲肾上腺素是一种处方药,必须在专业医疗人员的指导下使用。此外,对该药物过敏者禁用,以免引起严重不良后果。
雷新生 副主任医师
合肥凤凰肿瘤医院 肿瘤外科
病情分析:
去甲肾上腺素功能一般主治血管收缩性休克、过敏性休克、嗜铬细胞瘤、心搏骤停等疾病。
1、血管收缩性休克
血管收缩性休克主要是由于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效果不足,导致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引起休克的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去甲肾上腺素进行治疗,可以使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改善休克状态。
2、过敏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主要是由于过敏反应引起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血压下降、心跳加快、四肢发凉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去甲肾上腺素进行治疗,可以使血管扩张,外周阻力降低,改善过敏性休克的情况。
3、嗜铬细胞瘤
嗜铬细胞瘤是一种起源于嗜铬组织的肿瘤,可能与基因突变、儿茶酚胺代谢紊乱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心律失常、多汗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去甲肾上腺素进行治疗,可以使血管扩张,促进血压升高,缓解症状。
4、心搏骤停
心搏骤停主要是由于心肌细胞异常放电,导致心脏射血功能停止引起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意识丧失、抽搐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去甲肾上腺素进行治疗,可以使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改善心搏骤停的情况。
5、其他
去甲肾上腺素还可以用于治疗低血压、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疾病。
患者使用去甲肾上腺素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避免自行使用,以免出现不良反应,导致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