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29
问题描述: 格列吡嗪控释片不良反应
医生回答(2)
邹泉卿 主治医师
全科
病情分析:格列吡嗪控释片的不良反应可能包括低血糖症、体重增加、消化道不适、皮疹以及神经系统反应。使用时需监测并妥善处理这些潜在的风险。
1.低血糖症
低血糖症是由于药物抑制胰岛素分泌过多或饮食不当导致体内胰岛素水平过高而引起的。患者可能出现出汗、心悸、颤抖等症状,严重时可引起昏迷甚至死亡。
2.体重增加
该药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来降低血糖浓度,长期使用会导致体重增加。可能导致肥胖及相关疾病如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
3.消化道不适
该药物可能影响胃肠道功能,导致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常见于开始治疗或剂量调整期间,通常会随着持续用药而改善。
4.皮疹
皮疹可能是机体对药物产生过敏反应的表现之一。可能会出现红斑、水疱等皮肤病变,需要及时停药并就医处理。
5.神经系统反应
神经系统反应可能与药物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有关。临床表现为头痛、眩晕、耳鸣等,一般不需特殊处理,但应告知医生以评估是否继续使用。
建议定期监测血糖水平,避免空腹运动以防发生低血糖。
李华 主治医师
全科
病情分析:格列吡嗪控释片,适应症为本品适用于在充分进行饮食控制的基础上,治疗2型糖尿病(又称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或成年发病的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及其相关症状。本品适用于单独饮食治疗未能控制的高血糖,即使患者已经服用本品,饮食控制仍很重要。一项为期12周的严格对照研究显示,与安慰剂相比本品治疗的患者平均HbA1C降低最大达1.7%(绝对值)。在开始2型糖尿病的治疗时,应强调饮食控制是基本的治疗手段。对于肥胖型患者,必须限制热量,减轻体重。在控制血糖和缓解高血糖症状方面,适当的饮食治疗可能有效,应强调常规锻炼身体的重要性,辨别心血管危险因素,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如上述治疗不能缓解症状和/或降低血糖,应该考虑口服磺脲类药物。如需进一步缓解症状和/或降低血糖,可考虑加用胰岛素治疗。医生和患者均应认识到本品为饮食疗法的附加治疗手段,它既不能替代饮食治疗,也不能作为避免饮食控制的方便途径。某些病例中,单独饮食治疗不能控制血糖可能是暂时的,只需短期使用格列吡嗪进行治疗。对磺脲类药物包括格列吡嗪控释片原发性失效或继发性失效者,可考虑本品与其它降糖药物合用。可选择的方法还包括:使用其他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替代本品,如本品已不能达到降低血糖的作用,应停止使用。须依据于常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对疗效进行判断。考虑给无症状患者使用本品时,应了解尚未确证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能有效地预防糖尿病患者远期心血管和神经系统并发症。然而,控制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可有效减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和神经病变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