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18 231人阅读
问题描述: 高血压引起脸麻木
医生回答(3)
刘祥礼 主任医师
日照市中医医院 内科
病情分析:
高血压引起脸麻木,可能是血压控制不佳、脑供血不足、脑出血、脑梗死、多发性末梢神经炎等原因所导致的,患者需要根据具体的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1、血压控制不佳
如果患者未遵医嘱按时服用降压药物,或者是私自更改药物的用法用量,可能会使血压出现波动,甚至会使脑血管发生收缩,从而出现头晕、脸麻木等症状。患者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用药剂量,也可以遵医嘱配合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厄贝沙坦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2、脑供血不足
如果存在脑动脉硬化等疾病,可能会影响到脑部的正常供血,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可能会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甚至还会伴有脸麻木的现象。患者可以遵医嘱配合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方式进行改善。
3、脑出血
脑出血可能是长期吸烟、大量饮酒等原因导致的,可能会导致患者颅内压增高,从而引起脸麻木、肢体无力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甘露醇注射液、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开颅血肿清除术的方式进行改善。
4、脑梗死
脑梗死可能是大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等原因导致的,可能会导致患者脑部血液循环不畅,甚至会出现局部缺血、缺氧的情况,从而引起脸麻木、肢体麻木、头晕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依达拉奉注射液、胞磷胆碱钠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方式进行改善。
5、多发性末梢神经炎
多发性末梢神经炎可能是营养障碍、感染、自身免疫等原因导致的,可能会导致患者末梢神经出现损伤,从而引起脸麻木、疼痛、感觉障碍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醋酸片、醋酸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患者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李志恒 主治医师
病情分析:高血压引起脸麻木可能是由肾动脉狭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皮质醇增多症、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导致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治疗。
1.肾动脉狭窄
肾动脉狭窄导致肾脏血液供应不足,进而影响血压调节和神经功能,出现面部麻木。因为血压下降可能会影响大脑供血,所以需要及时处理。介入手术如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是常见的治疗方法,通过导管将堵塞的肾动脉打开,恢复血流。
2.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由于肾上腺皮质分泌过多醛固酮,导致体内钠离子潴留、水钠潴留,从而引起高血压。钠离子浓度变化会引起神经肌肉兴奋性改变,进而表现为面部麻木。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螺内酯片、氨苯蝶啶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以减少醛固酮的合成和释放,缓解不适症状。
3.皮质醇增多症
皮质醇增多症时,过量的皮质醇会导致血糖升高,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引起颅内水肿,压迫脑组织,进而诱发面部麻木的症状。此外,高皮质醇水平还可能导致神经系统炎症和损伤,进一步加重面部麻木。患者可遵医嘱服用醋酸龙片、注射液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以减轻皮质醇的影响,有助于缓解面部麻木的情况。
4.脑梗死
脑梗死是指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坏死,引起相应部位的功能障碍。当病变累及运动中枢时,可能会出现一侧肢体无力、麻木等症状;若影响到感觉中枢,则会出现对侧偏身感觉减退或缺失的现象。对于存在大面积脑梗死且有溶栓适应证者,建议尽早行溶栓治疗,常用药物为阿替普酶注射液、注射用尿激酶等。
5.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通常由脑血管痉挛或栓塞引起,导致局部脑血流量急剧减少或中断,引起暂时性的脑功能障碍。此时容易引起面部神经功能异常,从而出现面部麻木的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进行治疗,比如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等,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病情。
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定期监测血压并按时服药,同时还要注意控制体重,以免过度肥胖导致血压持续上升。必要时,建议进行颈动脉超声、肾功能检测以及电解质分析等检查,以评估病情状况。
王忠银 主管护师
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 内科
病情分析:收缩压大于等于140毫米汞柱,舒张压大于等于90毫米汞柱,就可以诊断为高血压,高血压是慢性疾病,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最危险因素。只要长期口服降压药物治疗,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平时要坚持运动锻炼,减少身体的脂肪量,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有利于降低血压。